丽水市保护与传承历史文脉 彰显美丽城镇人文特色美 |
||||
|
||||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底蕴毁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丽水自开展美丽城镇建设以来,高度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美丽城镇建设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极大限度在在原貌整治、修旧如旧保护性修缮古建筑的同时,既改善了人居环境,又保护了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给予历史建筑新的生命力,让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留住记忆”“记住乡愁”。 整治提升历史建筑 提升城镇文化品位 通过将旧祠堂、闲置校舍大会堂等改造成文化活动中心或文化礼堂等途径,积极探索对古村古建的再利用,有效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遂昌举淤口村利用“文化礼堂”项目对村内旧祠堂进行改造,建起了溪边公园,同时开展了“版画刷墙”工程,让版画文化真正渗透进村庄的角角落落,也让举淤口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精品山村”和“魅力乡村”,成功被上海大学、上海德惠院艺术学校、浙江师范大学纳入写生基地和教学实践基地。 龙泉西街街区于2015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传统商业街区,至今仍保留着草药店、打铁店、古玩店、糕饼店、杆秤店等老店。西新社区积极龙泉市委市政府的号召结合美丽城镇建设,做好老街危旧房改造等工作,提升历史建筑,让一栋栋古色古香的建筑拔地而起,与老街鲜花相得益彰。竹垟乡通过“拆改结合”,对破厂房、破旧粮仓等时代久远的老房子进行改造再利用,建设了畲汉同心公园和江滨景观带,建成集室内礼堂、室外广场为一体的“畲汉中心”等,获得群众点赞。 保护历史格局风貌 留住城镇美好记忆 深入推进传统村落、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发展,最大限度地传承地方文脉,留住乡愁记忆,让美丽城镇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协调统一,极大限度在在原貌整治、修旧如旧保护性修缮古建筑的同时,给予历史建筑新的生命力。 松阳县在“拯救老屋行动”引领下,成立“名城古村老屋保护发展领导小组”、传统建筑保护利用专家委员会,制定《传统村落及历史建筑调查实施方案》;大东坝镇以传统村落风貌保护和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发展为目标,整合资金投资5000余万元推进传统村落项目建设。 青田高市乡高市村总投资1900万元启动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和利用项目,建设项目不但包括古民居古建筑的修缮,同时还对村中古道、与历史风貌有冲突的建筑立面进行改造,让“民国风情小镇”韵味协调统一。 缙云县胡源乡章村采取“以旧修旧”的原则,以老方法、老材料、老手艺延续下古祠堂原本肌理的脉络,避免出现一些建筑结构混乱等错误,破坏祠堂的原始状态,让古建保护有了历史的厚重与人情味的温度。新建镇借着美丽城镇建设的东风,大力开展老街违建整治专项工作,完成9幢房屋降层工作,重新铺设了1000多米石板路,更换了300多扇木质雕花门窗,完成老房修建,打赢了老街保护战,让历史续写,和回忆重逢。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丰富群众精神需求 丽水通过以非遗为依托、为支撑的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大力开展,不仅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可以让优秀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保护。例如各每年开展的民族民间文艺汇演、传统手工艺制作比赛等形式,群众广泛参与、热情极高,从另外一个层面,也是对非遗的弘扬传承,群众文化也因非遗元素的渗透而浑厚 。为非遗保护营造出更浓厚的社会氛围。 畲族彩带,是畲族民间工艺品中最具有民族特色、最主要的一种民间工艺品。老竹镇沙溪黄兰村畲民钟银英,是畲族彩带编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她为了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专门成立了一个工作室,平时会接待一些游客和中小学生,给她们讲解怎样编织彩带,传授技艺。 云和传统的民间习俗一直得到很好地保护及推广,如崇头镇梅源芒种开犁节约定俗成的一整套祭祀仪式完整留存至今,2020年12月21日,梅源芒种开犁节入围第五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填补了二十四节气芒种在国遗目录中最后的空白,助力崇头美丽城镇人文美建设。 雁溪乡积极将传统文化融入美丽城镇建设中,充分发挥雁溪木偶戏这个璀璨的非遗文化,打造的雁溪木偶非遗馆中陈列了多种造型各异的木偶。2020年,在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期间,雁溪乡木偶团队巧用木偶三句半的形式,编排了“推广公勺公筷”、倡导“云祭祀”等曲目,做到雅俗共赏,又契合主流文化。 培育优秀人才工匠 助推美丽城镇建设 聘用培养各类乡土能人、工匠、优秀人才,为美丽城镇建设的推进提供智力支持,为推进全市美丽城镇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有效推动丽水特色化发展。 庆元县岭头乡成立十大产业能人工作室,通过产业能人的技术指导、产业帮扶,促进了产业增收、农民增收;举办第二届“菇乡工匠”技能擂台赛,通过开展黄粿师傅、廊桥师傅、民宿管家等技能比武选拔出一批菇乡工匠,选拔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素质优良的劳动技能乡土人才队伍,不断深化技能型乡镇建设。 缙云县大洋镇组织乡土工匠参加县级部门组织的技能培训,打造一支专业知识过硬的“正规军”。截至目前,已有两批共21人取得了专业等级证书,第三批的培训也在火热进行中。该镇把美丽城镇建设作为实战的“练兵场”,邀请王津方等出色的本土工匠参与设计和建设,在保障项目高效高质推进的同时,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锤炼提升他们的专业技术,使乡土工匠真正成为美丽城镇建设的“生力军”“主力军”。 遂昌县举办“天工之城杯”高坪乡村活化设计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60所高校265份的设计作品,乡村活化设计大赛的举办为美丽高坪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积攒了人气,后续将结合优秀作品,融入美丽城镇建设,为美丽城镇创建添砖加瓦。(丽水市美丽城镇办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