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优化流程再造 创新科技引擎 数字赋能人行道违停治理 |
||||
|
||||
近年来,松阳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以数字赋能为引领,积极谋划推进执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改革方向,大胆探索创新,利用大数据和现代化信息技术,建成了涵盖10个后台管理系统、用户“浙里办”应用在线处理违规平台、“浙政钉”移动执法应用平台人行道违停采集端口为一体的“数字化、平台化、智能化”人行道违法停车综合管理系统,为城市精细化管控装上数字经济引擎。目前,该系统已正式上线运行。 找准数字赋能“关键点”,转变传统执法模式 传统人行道违停查处,除在现场固定证据、开具手写违法停车告知单外,还需整理检索、人工录入、证据移交交警部门,依托其平台进行处罚,处置时效缓慢,该系统实现“手写单”向“电子单”的模式转变及“转录系统”向“即查即传”的效能转变,有效缓解了效率低、差错率高等问题,极大地提升了执法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连贯性。执法人员利用人行道违停采集端口,以移动手持终端执法模式,对人行道违停机动车的车牌、图片、地点等信息进行采集。在线提交数据后,以“云打印”设备对自动生成的人行道违法停车告知单进行现场打印,并全程自助、实时将数据同步到总平台管理中心,实现了集执法勤务随行、案件一网通办、证据云端固定、罚款电子支付等为一体的综合行政执法“云端”处理新模式。数字“电子单” 抓好廉政建设“着力点”,聚焦数据资源分析 以“移动办公室”实现队伍清廉建设,深度挖掘系统优势,可根据系统内不同维度所展示的执法数据自动完成大数据统计及分析,其中包含不同时限的违停数据、个人违停处置排名、易发路段排名等,以结果分析为“支点”,从综合执法分析研判、精准派单、队伍监管等信息支撑入手,严明工作纪律、深化绩效考核、强化制度管理。在简化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的同时,通过线上“一站式”运行模式,实现执法全程监管、源头可溯、综合评价、考核问效的“数据+平台”综合行政执法新模式。同时,制定“目标任务、工作进度、考核督查、处置结果”四张月考核清单,通过领导带班,对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从源头上杜绝了“讲人情”现象,让执法过程更加公正透明,进一步提升了违停执法的智慧化、科技化、规范化管理。 夯实执法效能“支撑点”,优化服务保障水平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统领,依托“浙里办”APP完成违停网上罚款缴纳。车主可利用“浙里办”APP扫码或在实名注册后可查看相应案件的基本情况,并完成线上支付。同时,系统含催告功能,对15天未处理的违停车主,自动触发并推送短信和电子版催告文书,逾期不缴纳的纳入诚信系统,并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有效避免了当事人不在当地、不便前往处理的情形。以“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为依托,“人行道违停采集”移动终端为手段,充分运用前沿信息技术,实现“全员精业务、全线强业务、全程强时效”的工作思路改革,运行当日,每单全程处置时间不到1分钟,较传统开单模式同比提速约500%,以数字化改革全面实现综合执法高效运转。(松阳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