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建设局“三步走”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拆改利用新模式 |
||||
|
||||
近年来,湖州市建设局坚持“重创新、强整合”的理念、充分利用城市闲置资源,积极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拆后利用工作探索,通过规划引领片区化改造、盘活资源解危除患、统筹施工长效管控三步走,重点解决城镇老旧小区面临的基础设施落后、配套服务不足、长效管理缺失等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 规划引领片区化改造 规划引领谋布局。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全力推进老旧小区内低效用地二次开发利用工作。一方面,市、区县两级全面开展调查摸底,将全市符合改造条件的近500个、102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占地面积、建筑类型、居住人口、配套设施等基础数据全部纳入动态管理体系,按照老旧小区设置不少于总建筑面积7‰的物业管理和经营服务用房的标准,科学制定旧改远期规划。另一方面,以街道(乡镇)为单位,通过实地调研、现场踏勘的方式,结合无人机航拍、卫星遥感等科技手段,进一步掌握老旧小区内现有的边角地、闲置地等低效用地,结合老旧小区突出需求缺口和用地资源潜力,制定经济、合理、可行的旧改设计方案,努力实现了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环境的三统一。 片区联动促整合。在城市更新的总体框架下创新模式,打破老旧小区老、小、封闭的现状,以片区联动的思路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编制《中心城区城市更新“十四五”专项规划》,建立存量资源整合利用机制,系统梳理出中心城区范围内16宗、22.14万平方米存量地块,综合考虑区域定位、功能布局、地块性质、居民需求等要素,科学制定规划方案。根据目前老城片区城市更新行动一期、二期规划,计划新建产业服务用房16.04万平方米、公建用房0.7万平方米;同时加大存量地块的地下空间利用力度,计划新增地下停车位4167个,着力解决老旧小区周边停车位不足问题。并通过存量地块二次开发利用,植入老小区迫切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为下一步老旧小区更新升级、自我循环提供了远期的可能和载体。 资源盘活解危除患 资源盘活强利用。去年以来,湖州市采取“新建配建,调剂调整、市场租赁、临时过渡”等措施,着力解决老旧小区社区用房“差、小、散”的问题。一方面,由市建设系统牵头,主动建设了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党群服务中心,先后解决了人和家园、北齐巷、华丰社区等一批社区用房问题。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各级组织部门作用,全面梳理排摸国有闲置用房,通过产权转让、协议置换、低价出租等形式,重点帮助解决老旧社区活动场所不集中、位置“边角料”等难题。截至目前,已累计为中心城区范围内闻波、白鱼潭、衣裳街等36个社区新增活动场所31300平方米(其中3处共计2330平方米资产直接划拨给街道、7处共计4150平方米无偿提供给社区使用),切实提升了居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解危除患保安全。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将危房治理融入到老旧小区改造体系中。2020年5月以来,湖州市以全力消除城镇危险房屋安全隐患为导向,全面启动中心城区危险房屋治理改造工作,采取“片区集中征收、点对点征收、产权单位负责”三种方式,对中心城区现存的64幢危房(其中C级37幢,D级26幢,现实危险1幢)进行治理改造。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26幢D级危房和1幢现实危险房屋的解危工作。危房拆后用地全部纳入存量资源整合利用系统,实施动态监管,其中将涉及片区集中征收项目的土地出让金全部用于危房治理改造,针对小区内点幢危房拆后土地优先布局一批邻里中心、社区服务用房,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统筹施工长效管控 统筹施工不扰民。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是一项综合、细致、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市政、水利、燃气、电力、通信等多个实施主体,为破解部门联动难题,市旧改办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将城镇危房改造、点状危房解危、污水零直排、充电桩增设、社区服务提升、节点风貌改善等各项工作纳入旧改范围,实施“综合改一次”,防止重复施工,实现最小影响。例如,去年开始我市在中心城区范围内的中污水零直排工程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在实施的具体区域、时间、人力均有一定程度的重叠,若两个项目分开施工,势必会拉长工程周期,对居民的出行生活造成不便。市旧改办积极协调,将污水零直排工程和老旧小区改造两个项目合并施工,赢得了各部门、属地街道社区、社区居民的一致肯定和理解。 长效管控见成果。老旧小区改造“三分建,七分管”,只有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才能巩固来之不易的改造成果。近年来,湖州市不断探索党建引领物业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坚持党建引领,全力推广红色物业,不断提升社区综合治理水平。一方面,通过开展“党课进社区”“垃圾分类我先行”“点亮微心愿”“城市钟点工”等党建活动,主动将系统党建搬进街道社区,真正做到了系统党建与城市基层党建的融合共进。另一方面,积极发挥行业力量,专门成立了市物业行业党委,将中心城市物业企业160余名党员全部纳入管理,已在金色水岸、东郡红树湾等45个小区及衣裳街区全面铺开,先后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800多个,为湖州基层治理工作提供了鲜活样板。(湖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