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多管齐下推进美丽城镇产业美 |
||||
|
||||
绍兴全市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产镇融合,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类型融合业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美丽城镇产业美。 一、盘活闲置房屋,焕发新时代产业活力。紧抓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契机,大胆革新,实现资源再利用、效益最大化。一是老旧厂房“换新颜”。上虞区上浦镇将原上风集团厂房进行改造升级,打造成时尚艺术文化、亲子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相融合的全域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小镇——瓷源文化小镇,成为年轻学子新晋研学旅游的网红打卡点。2021年以来,已接待研学团队200多个,游客十万余人次。二是闲置农房“展活力”。越城区自闲置农房激活工作开展以来,已累计吸引社会资本3亿多元,激活农房900余幢,带动农民就业1000多户,增加村集体收入2500多万元。如斗门街道将废弃1000余平方米集体农房打造成远近闻名的农耕博物馆,深受中小学生和游客的欢迎。 二、推动转型升级,打造新时代产业高地。坚持创新驱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集聚发展。一是企业转型“搏生机”。引导企业积极转型升级,探寻发展新路径。如浙江冠友服饰集团整合青创空间、青创公寓和创客服务三大板块,着力推进众谷青创文化社区建设。社区以“满足年轻人工作、社交、居住、生活等需求为目标,营造“激情、活力、开放、互助、分享”的社区文化。目前,社区已进入智慧园区管理模式,实现智能停车、访客登记、感应式门禁通道管理等全方位信息服务平台。二是产业创新“扩市场”。新昌县沃洲镇依托省级特色镇万丰航空小镇创建,提升以航空特色为主导的产业集群能力,构建以飞机研发制造为核心,以通航运营、航空运动、飞行体验为亮点的产业体系,并将万丰航空小镇打造成研发和产业化水平居全国前列的创新基地。三是产业集聚“争拔尖”。诸暨市聚焦特色产业,成立珍珠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目前已对接珍珠全产业链头部企业和国内一流院校并开展产学研合作,引进入驻工程师368人,主要涵盖生态养殖、饰品设计、珠宝加工、珠宝鉴定、产品开发、营销直播等领域。 三、围绕职住平衡,促进新时代产镇融合。注重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夯实“产业美”发展之基。一是惠民利企“促发展”。柯桥区马鞍街道从“产业社区--产业生活圈--工业邻里中心”三级产城融合体系着手,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引育,重点推进城市绿心公园、马鞍文体中心、工业区邻里中心等一批惠民利企项目及好昌鸿、新滨、勤业、蓝印小镇四大综合体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快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二是生活配套“稳人心”。越城区斗门街道苏泊尔配套产业园全面提升园区服务水平,开启“生活+工作”模式,实现“一站式”配套。园区规划配有2500平方米食、800间园区人才公寓房,周边大型超市、农贸市场、餐馆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园区还将规划乒乓球、台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及员工阅览室,极大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绍兴市美丽城镇办供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