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县高质量打造共同富裕先行示范 建设更具辨识度的美丽城镇 |
||||
|
||||
嘉善县在美丽城镇建设中,紧紧围绕功能便民、共享乐民、兴业富民三方面,不断补齐城镇功能短板,全面提升城乡风貌品质,逐步形成了城乡融合、全域美丽的城乡融合新格局,擦亮更具辨识度的美丽城镇新名片,奠定共同富裕坚实基础。2020 年,已完成项目98 个,累计完成投资29.53 亿元。2021 年1至8月,完成项目30个,完成投资11.2亿元,投资完成率98.14%。 一、以“两山”理念为指引,夯实硬件基础推动功能便民。一是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坚持把美丽城镇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融入美丽嘉善建设总体布局,持续巩固环境综合整治、污水零直排区、垃圾分类和“无违建”乡镇创建成果,着力破解“脏、乱、差、堵、污”难题,塑造既有青山绿水、又有净美人居的“小镇风景”。截至目前,累计新增城镇道路21公里、新增停车泊位4000余个、新建公共厕所7个、新增污水管网194公里,15个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有序创建,“污水零直排”工程全域推进,全国卫生乡镇实现全覆盖。二是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紧紧抓住优化服务供给这一“牛鼻子”,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小城镇和农村延伸。提升办学办医质量、扩大养育养老规模,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截至目前,累计改扩建卫生院4个、新增大型图书馆或展览馆4个、新建商贸综合体3个、新增邻里中心3个,乡镇等级幼儿园、省放心农贸市场和乡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均达100%。三是挖掘地方文化特色。以“因地制宜,保护优先,注重传承,统筹利用”为基本原则,坚持以历史文化底蕴为支撑提升城镇品位,为小城镇发展提供内生动力。积极保护培育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嘉善田歌、农民画等一批精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截至目前,累计改造提升老民居、老厂房14.7万平方米,新增民宿66个、新建小镇客厅3个、改造提升特色街区3条。比如,干窑镇有机更新窑文化展示中心、窑乡广场、“水荡窑舟”等一系列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传承优秀文化遗产、彰显地方特色。 二、以生活圈打造为核心,夯实品质基础推动共享乐民。一是打造优质镇村生活圈。坚持利民为本的理念,重民生、提品质,不断改善城乡住房条件和人居环境,全力打造功能复合、共建共享、普惠便民的镇村生活圈体系,扩大城镇辐射力。截至目前,累计新建居住小区137万平方米、新建农房集聚区166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33个。如惠民街道枫南社区和西塘镇荷池社区先后入选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构建未来社区样板;姚庄镇以农房集聚为抓手,推进“就地城镇化”,累计引导7000余户居民“带地进城”,城镇化率达70%以上,不断提升城镇住房保障水平。二是坚持“景”“镇”深度融合。因地制宜保护城镇空间格局、景观风貌、街巷系统和空间尺度,将文化意象融入到城镇的方方面面,塑造独一无二的城镇辨识度。截至目前,累计新建绿道长度21公里、新建公园19个、新增公园绿地面积21万平方米、新增休闲广场5个,获评国家级园林镇1家、省级园林镇1家、4A级景区镇1家、3A级景区镇2家。如大云镇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和产业特色,建设3大省级平台、3个国家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村庄,实现镇域景区化、景区全域化。三是开创城镇智享生活。以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建设为支撑,抓好智慧城镇建设,不断推动小城镇功能迭代升级。同时,设立智能公共设施,实现“线上+线下”全方位数字监管,让城镇管理更精准高效。通过5G、物联技术、人脸识别、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在长三角探索健康信息互通。截至目前,累计新建智慧管理平台8个,实现有线电视4K超高清信号全覆盖、农村公共出入口和公共活动场所视频覆盖率100%,通过电视实现“最多跑一次”覆盖率达10%。 三、以产城融合为导向,夯实产业基础推动兴业富民。一是加快城镇有机更新。坚持特色文化和资源合理利用相结合,积极探索“传承与保护”“挖掘与改造”“创新与新建”的有机更新实践,加大城镇棚改力度、打响园区整治攻坚战、实施存量改造提升,推动城镇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累计整治提升“低散乱”企业(作坊)599家,其中,大舜钮扣行业整治攻坚战,仅用7天完成“工改工”区域内40家企业100%签约,收回土地248亩,拆除面积26万平方米;腾退开发区(惠民街道)低效用地771.61亩,高标准建设通用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以上。二是优化城镇空间布局。通过打造产业聚集、资源共享、产融互动、土地集约的区域产业集聚平台,不断提升美丽城镇“带动力”。 截至目前,累计新增小微企业园(“两创中心”)6家、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基地6个、新增高端装备制造工程12个、新增龙头企业12家、新培育或引进省级以上科研院所7个、新增国家级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1827个。比如,姚庄镇15个月成功培育全县首家单体超百亿企业——立讯智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0%以上,跑出“提质增效”的产业集聚新速度。三是坚持文旅融合发展。将城乡深度融合、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美丽城镇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文化活动举办、乡村农旅探索等途径,以文化促保护、以旅游促提升,累计建成31个县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打造完成5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户39423户、A级景区村庄54个(其中3A级景区村庄8个)。如西塘镇相继建成荷池青创中心、金明祥符驿站、红菱谷粒Mall、“野邻”露营基地等一批高品质乡村农旅项目,解锁“以农促旅”的城乡融合新密码。(嘉兴市美丽城镇办供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