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工程建设数字化管理系统在杭州市本级、上城区全面推广应用 |
||||
|
||||
9月27日,浙江省工程建设数字化管理系统上线试运行,这是杭州市建委以浙江省工程建设数字化改革试点为契机,按照“大场景、小切口”总体理念,深化拓展工程建设数据在政府治理和社会服务中的推广应用,形成统一的工程建设数字化管理体系。 这一体系包括开发项目级、市县级、省级3级应用;完善了项目库、企业库、人员库、设备库、信用库、图档库6个数据库;集成工程现场管理等多个应用场景,实现工程建设的实施管理数字化、业务协同一体化、风险防治精准化、研判决策智能化。 此次系统上线的范围主要为杭州市本级和上城区的所有在建工地。 如何登录使用系统 访问“浙里建”网址(https://zlj.jst.zj.gov.cn/app_zhelibuild_jg/index.html#/login),扫描网页端的二维码可支持安卓、IOS移动端下载APP应用,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的账号可直接登录系统。 系统七大核心应用场景 工程质量安全协同管理,实现企业自我管理与政府监督管理的标准统一、在线协同,形成管理合力。 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现工程质量检测全流程在线管理,提升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工程验收管理,实现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的各方参建单位在线协同,保证验收行为责任落实、结果可信。 危大工程风险管理,实现建筑施工重大安全风险的有效感知、及时预警、闭环处置,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 建筑起重机械管理,实现对建筑起重机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减少因机械设备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 工程档案管理,通过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一键归档、一档多用,切实降低企业负担。 工地视频监控管理,实现视频监控实时接入、查看,支持摄像头智能感知、画面捕捉。 系统“一站式”解决痛点难点 提升风险感知能力:实现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安全风险的有效感知、及时预警、闭环处置,提升工程建设重大风险防范能力。 提升协同管理能力:实现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各方参建单位和政府有关部门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协同管理,弥补各方管理能力的不足。解决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履职情况难以认定,转包、挂靠、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难以查处的监管执法老大难问题。 全过程留痕可追溯: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资料、数据弄虚作假问题,保障各方基于源头数据实施有效管理,实现工程建设行为可存证、可追溯,落实各方责任。 助推行业发展水平: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工程建设行业企业数据赋能,促使企业加快实现数字化生产管理方式的转变,提高我市企业参与全国建筑市场竞争的能力,推动全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上线的核心模块 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统一的验收管理表格设计,实现施工过程验收管理数字化,加强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线上协同能力,提高监管部门监督效率。 工程质量检测:以统一的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标准为基础,构建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应用,加强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在线业务协同和工程质量检测监管。 日常监督检查:实现监理巡查、专项巡查、监理旁站等日常管理行为数据实时在线填报,加强施工过程管理数字化水平,提高工地管理效率。 工地视频监控:支持工程参建各方主体移动端、网页端视频监控实时查看,通过视频监控感知工地建设全貌。 统一日志服务:提供统一的日志服务,汇聚当日施工行为数据,实现施工日志、监理日志、安全日志在线生成。 电子签章服务:提供统一的电子签章服务,生成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文档,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电子资料全部加盖电子签章,实现全程在线不见面审批,减轻因制作纸质资料产生的大量重复工作,为企业减轻负担。 系统上线保障 组织开展系统培训。2021年9月16日-18日组织开展市本级、上城区浙江省工程建设数字化管理系统企业端系统操作培训,共计389个项目,1600余人次参加本轮培训。 提供系统答疑服务。通过电话和线上咨询等方式,提供系统操作上的咨询和答疑,帮助各参建单位尽快掌握系统操作,保障系统的平稳运行。 接下来,杭州市建委将继续坚持以用促建、先行先试,在省建设厅的统一指导下进一步推进工程建设数字化改革,强化上下联动,共同努力打造工程建设领域数字化改革“全省示范、全国领先”的杭州样板。(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