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新闻

舟山市城市管理局坚持“四个创新” 打造 “千岛停车”应用


发布时间: 2022-01-28 14:50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为统筹全市现有停车资源、破解城市停车难题,舟山市委市政府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聚焦数字赋能,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千岛停车”应用,挖掘拓展多跨场景,通过有效整合规范路内停车资源配置,统一管理路内智慧停车泊位和公共停车场泊位,实现了“全市一张网,一个停车场”的总目标。

场景建设方面

“先离场、后支付”场景

舟山市智慧停车系统打通了前端设备与后端平台之间的联动,视频设备可对车辆驶入驶出行为及车牌进行自动识别并上传至后台。车主只要在“千岛停车”APP或微信小程序中预先进行充值,并开启自动支付功能,当车辆驶出路内泊位后,系统形成订单,自动从钱包余额中扣除相应费用。

全市停车“一张图”场景

舟山智慧停车建立了“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建设、一体化运营”的理念和体系,统一车主服务、统一支付账户、统一服务热线、统一接入规范,真正实现“全市一张网、一个停车场”。平台利用高位视频为主、低位视频为辅的技术手段,搭建“一个总平台+N个设备品牌”的架构。随着舟岱大桥的开通,后续岱山也将纳入全市智慧停车一体化管理中。

“停车数据共享共治”场景

智慧停车数据已实现跨系统、跨区域的智慧对接和应用,智慧停车平台将大数据统计信息、路内业务信息、停车场业务信息等数据归集至舟山市一体化公共数据平台,再由公安、城管等部门进行共享申请,目前,已与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市政务服务办公室实现了数据共享。为职能部门进行城市道路规划、道路交通管理、机动车违法追逃、停车资源规划等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和数据支撑。

“岛内停车,出岛缴清”ETC场景

舟山市将智慧停车与ETC进行技术结合,首创“岛内停车费用,出岛一次缴清”模式。在舟山三个高速出入口设置ETC前端设备及配套设施,后台部署ETC收费系统,当车辆经过ETC设备卡口时,记录车辆ETC信息,如在智慧停车平台有欠费信息则进行扣费,有效解决外省车辆无法通知、欠费率较高等问题,减少停车费催缴成本。

“信用停车”场景

依托舟山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将停车信用纳入该市个人诚信分评价范围,建立“信用停车”承诺模块,为承诺的车主进行个人诚信分提分,建设相关激励场景,为车主提供优先、优惠使用公共资源;反之,车主作出承诺未进行履约,相应扣除车主诚信分,限制其享受应用场景。逐步培养公众诚信意识,形成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智慧停车运营管理模式。

改革突破方面

坚持技术应用创新,软硬件国内领先

舟山智慧停车秉承开放、共享理念,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直接采纳以高位视频为主、低位视频为辅的第三代智慧停车建设模式。一是全视频路内停车全场景应用领先全国。全面使用应用技术领先的800万高清像素的城市级路内停车设备,综合业务准确率提升至97%以上,遥遥领先业界。二是先行先试引入路内ETC技术。利用舟山海岛特点和跨海大桥特点,即将推出国内领先的“路内ETC无人停车收费系统”,在舟山市三个高速出入口设置路内ETC前端设备及配套设施,后台部署路内ETC停车收费系统,打通与舟山智慧停车管理服务平台数据通道,为车主用户新增路内ETC缴费渠道,实现开通过路内ETC的车辆“岛内停车费用,出岛一次缴清”。三是业务重构多元化移动支付方式便民高效。采用无人化管理和先离场、后付费的新型停车付费模式,低碳省时;精准停车诱导,实现周边停车场位置查询及空余泊位、停车目的地精准导航以及停车热点预警信息等功能。

坚持建管模式创新,一体化融合程度高

舟山智慧停车采用“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建设、一体化管理”的模式,有效整合全市市区(县)公共停车资源,搭建城市级智慧停车管理服务平台,按照统一车主服务、统一支付账号、统一服务热线、统一接入标准的建设原则。舟岱大桥通车后,将岱山智慧停车项目纳入市级智慧停车平台系统,真正打造“本岛外岛一体化、路内路外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互动、市场运营与城市治理融合”的集成共享运行系统,为管理部门提供全市停车业务、监管、诱导数据,为停车规划、停车管理提供精准数据支持。已接入的停车场数据也已全部纳入全省智慧停车“一张图”。下一步,还将探索智慧停车甬舟一体化模式。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多跨共享共治成效明显

一是完善智慧停车项目运行管理机制。出台智慧停车项目运行管理相关意见,建立泊位划设、公告公示、视频查询、泊位调整、宣传推广、信访回复、欠费追缴、枝叶修剪等“八个机制”。城管局发挥总牵头作用,重点指导建设规划、技术规范(导则)的编制工作,协调建设运营中的困难矛盾;自规、交警、城管部门联合完成本岛范围内公共泊位全面排摸、泊位划设和特种车位调整,旅游部门对进入舟山的游客在短信功能中增加智慧停车温馨提醒;园林部门对涉及行道树定期修剪、台风天气树木倒伏做好跟进式清理,物价部门合理合规地制定了差异化惠民收费标准,各主要新闻媒体针对智慧停车项目的先进性、智慧性、便民性策划了重点突出、持续有效的宣传报道和舆情引导工作。

二是智慧停车赋能违章车、僵尸车等“顽疾”治理。科学增设违停球机,提升城管、交警管理执法效能,打破原有单一业务管理模式的信息“孤岛”,实现跨行业、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作战。配合市公安交警、城管部门开展“僵尸车”清理整治工作,利用技术优势对已纳入“智慧停车”管理的路内泊位停放的“僵尸车”开展核查、登记、整改工作,精准清理“僵尸车”566辆,专项整治查处违停8612辆,让公共停车资源还归公共属性,有效提升市民服务满意度。此外,智慧停车平台也为公安部门查询黑名单“老赖”活动轨迹、流动人口管理提供了基础视频数据近万条线索。

三是数字化手段赋能静态交通管理。2021年10月,“千岛停车”如期在“浙里办”上线。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8030个路内智慧停车泊位、12个停车场8090个泊位纳入智慧停车管理;“千岛停车”APP注册用户已达19.24万人,绑定车辆12.49万辆;泊位平均周转率从原来的1.7提升到4.7,泊位停车半小时内驶离率从实施前的10%上升至68%以上。有效缓解城区拥堵和停车难题,静态交通治理成效显著。

坚持社会治理创新,个人诚信体系拓展深化

建立信用承诺、履约践诺机制,针对停车缴费不及时的痛点难度堵点问题,设置个人诚信分“信用停车”承诺事项及积分规则,鼓励车主作出履约承诺提升个人诚信分享受一定的激励机制,开发加油、洗车等相应优惠场景,提升诚信车主的获得感。依托舟山市智慧停车平台,根据“信用停车”承诺内容收集车主停车频率、停车缴费记录等相关数据,推送相关信息至舟山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依据承诺模块对违约车主进行相应扣分。通过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等一系列手段和措施,逐步培养公众诚信意识,形成一个良性的、可持续性的智慧停车运营管理模式,提升了社会治理水平。(舟山市城市管理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