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新闻

台州市椒江区多元融合 探索老城复兴新模式


发布时间: 2022-10-13 09:00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近年来,台州市椒江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突破传统社区概念,将“新发展”和“旧味道”融合,围绕“慢品生活家园、老城复兴样板”的定位,通过适老化改造、古街振兴、数字化建设等策略,打造乐龄社区、人文社区和慢品社区三大特色主体,全力推进旧改类未来社区建设,成功创建台州市首个未来社区——城隍浦未来社区。

“老带新”以人为本,全方面布局

为解决城隍浦社区老龄化现象及优质托幼服务缺乏的问题,椒江区全面推进老年、儿童“双友好”型未来社区建设,吸引更多新鲜血液以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与社区活力。

适老化改造。打造邻里中心、居家养老、医疗服务中心、老年食堂等空间载体,形成全天候的服务体系。引入“怡家小厨”品牌运营,打造家门口的老年食堂,通过自助点餐、刷脸支付、上门配送等服务,为周边老人提供健康饮食。设置卫生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中医理疗中心等空间,组织各类学习讲座和娱乐活动,让老年人能够真正享受到优质社区服务。

开办普惠性收费的托育中心。提供婴幼儿照护和托育服务,配备保育员、育婴师、营养师等持证上岗的专业人员,根据婴幼儿年龄特点科学合理安排膳食,有效满足附近居民的育儿需求。设置幸福学堂、数字图书馆、虚拟现实等功能,助力儿童全面成长,为有需要的儿童提供学业指导、心理健康、家庭关爱等专业服务,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建立人才公寓和双创空间。创新人才落户绿色通道,打造人才“拎包入住”的全方位服务模式,吸引更多年轻高层次人才落户。建设双创中心作为社区众创空间,配置文旅办公、青创基地、创业工坊等功能,以文化类初创企业、二次创业老人为重点引入培养对象,通过“低价租赁+委托管理+政府补贴”的模式运营,为创新创业人群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历史与现代”结合,打造更好的社区环境

通过梳理海门老街百年文脉传承,挖掘筑建卫城、立埠通商、得名“小上海”的历史记忆,提炼和合文化、海防文化、里巷文化等元素,引领社区居民文化认同、思想共识不断提升。

改造原有历史遗迹。重视未来社区的人文属性,深入挖掘老海门的本土文化底蕴。依托海门老街内的空间与文化资源,打造老百姓文化戏院、椒江书画院、同心院、共享书房、老街口袋公园等重要空间载体,充分发扬服务基层、服务百姓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各类书画艺术活动,丰富居民邻里生活,发展社区特色文化,打造人文社区样板。

建立现代邻里中心。借助城市微更新的理念,进行小尺度的整合改造。构建 “一坊六中心”的功能布局,见缝插针来植入托育中心、医疗服务中心、文艺活动中心、群团活动中心、社区助餐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等功能区,打造现代化“幸福邻里”综合体,提供全天候一站式服务,高效精准回应居民需求。

打造15分钟生活圈。以邻里中心为核心,拓展15分钟生活圈,配备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在这个范围内,为居民提供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服务,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让老城区焕发出新活力,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满足感和获得感。

“线上与线下”融合,建立数智社区

以“线上技术+线下共治”为理念,通过搭建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嵌入多项居民高频应用,实现社区人、物、服务、场景的智能融合,建设以人为核心、孪生并行的数智社区。

智慧管理。统一开发数智社区一体化平台,联合社区、街道、妇联、工会、残联、红十字会等机关单位和社会组织,通过数字化赋能展开线上线下双渠道运营,为周边居民的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与服务。融合“路面违停车辆管理、垃圾投放点违规投放处置、禁止电瓶进电梯控制”等系统,将各类异常信息通过前端AI摄像头实时抓拍,并推送给小区专员,实现问题处理“零时差”。

智慧消防。引入物联网智能设备“智慧消防”进行智慧化应用服务试点,结合“人防+技防”的消防管理理念,建设联动安防一体化管理平台,实现智能预警、迅速响应、消防联动,最大程度保障社区消防安全。创新思维将物防技术融入到居民社区火灾防控之中,督促居民群众养成良好的消防安全习惯,为筑牢社区消防安全“防火墙”再添助力。

智慧养老。围绕“养老大脑+智慧大脑”,搭建智慧养老多跨场景,谋划构建集各项智慧养老资源为一体的养老服务圈。建设社区康养一体化系统,搭建三医联动多维度健康关怀运营体系,实现养老服务个性化、便捷化、安全化。借助智慧医疗等政策技术,医养结合,通过远程医疗机器人、健康小屋等进行远程视频问诊、居家随访康复,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完善的医疗服务,做到“老有所医”。该项目成功入选浙江省养老服务数字化改革试点。(台州市椒江区城乡风貌办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