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仙都:山水塑形 文化铸魂 产业赋能 全力争创文旅特色型美丽城镇样板镇


发布时间: 2022-10-17 10:18 信息来源: 省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美丽城镇建设办公室 浏览次数:

仙都街道位于缙云县东北部,距县城10公里,行政区域面积35.9平方公里,下辖7个行政村,总人口10133人。仙都街道是仙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所在地,拥有丽水市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金字招牌,是“诗画浙江”的典型代表。

一、弘扬“黄帝文化”,盛世盛典激荡文化力量

(一)黄帝祭典提升“仙都名气”。2021年7月,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成功升格为省祭,成为全省唯一经批准由省政府主办的祭祀类节庆活动。省政府新闻发布会、央视全程实况直播,全网超3亿人次的阅读量,让仙都迎来了全球瞩目的高光时刻。今年,省第十五次党代会首次将黄帝文化写入党代会报告,作为我省打造新时代文化艺术标识的重要内容。一年一届的仙都黄帝祭典,已经成为全方位展示仙都形象的文化窗口、实现仙都文旅产业内涵发展的重大机遇。

(二)黄帝文创带动“仙都人气”。日前,县委印发《关于实施“传承和弘扬黄帝文化八项工程”的决定》,我们借势发挥黄帝文化“塑形、铸魂、赋能”的强大功能,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去年国庆前夕,我们与西泠印社、青壹坊等国内知名文创企业合作,深入挖掘黄帝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以“把仙气带回家”为主题开设文创直营店,开发了首批60多种200多款文创产品,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全市首支文创雪糕“仙境奇冰”引无数游客打卡仙都,推出仅一个月销售量就达15000余支,实现营收近30万元。

二、聚焦“提质扩容”,美丽城镇助推品质提升

(一)扎实推进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景区品质。结合“溪山云行画卷”县域风貌样板区以及省第二批“未来乡村”创建,统筹推进美丽城镇建设项目9个,总投资1.97亿元。仙都岩宕开发项目:去年,我们邀请国内一流文化学者、文旅行业专家参与,全面考察仙都岩宕的区位、规模、形态、集群等状况,系统梳理岩宕的历史遗存和产业记忆,植入现代文化元素,以“微干预、轻改造”的方式精心打造“十二时辰游仙都岩宕”主题场景,塑造岩宕书房、音乐厅、非遗展演厅等公共文化空间。千鹦鸟舍项目:引进招商项目,总占地170亩、总投资1亿元打造国内同类型园区中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研究最深、延伸最长的鹦鹉主题亲子乐园。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鹦鹉观赏、表演,鹦鹉医院、露营区、鹦鹉交易等。民俗文化展示中心重建工程(烧饼总部):年产值达27亿元的缙云烧饼,在全国遍地开花,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走向世界;位于轩辕街的缙云烧饼总部则是“缙云乡愁”必到打卡点,成功入选2020“诗画浙江·百县千碗”特色体验店。该项目占地面积3980平方米,总投资约3000万元。鼎湖村综合改造提升项目:作为美丽城镇建设的主战场,投入约1000万元用于鼎湖村外立面改造、道路改造提升、污水改造提升、文化广场、文体公园、邻里中心等鼎湖村综合改造提升项目,所有项目计划于今年年底完成。该项目将全面提升鼎湖村村庄环境、旅游业态和乡村治理水平,加快打造“生态宜居、产业兴旺、诗意富足”魅力鼎湖的新步伐,走出一条“文化+生态”的特色共富之路。

(二)扎实加快旅游迭代,不断丰富景区业态。以开放性思维引导旅游的多元化跨界融合,让仙都旅游精致度更高,“旅游+”内涵更丰富。“旅游+农业”代表:朱潭山和前湖花海。每年春秋两季,游客总爱穿梭在朱潭山和前湖的花海中,看似自然应季而来的风光,实则是我们精心筹划、深耕细作,助力农旅有机融合的“美丽”成果。“旅游+夜经济”代表:仙都造物节、啤酒音乐节和轻奢露营节。依托只此青绿的山水基底和丰富厚重的人文资源,不断探索“旅游+夜经济”的融合之路。今年先后举办造物节、轻奢露营节、草坪啤酒音乐节、石窟云音致夏音乐会等活动,破解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旅游困境。“旅游+体育”代表:仙都国际半程马拉松、浙江省首届生态运动会、骑纪·中国缙云站机车大巡游。依托得天独厚的运动休闲旅游资源,以仙都风情绿道串联婆媳岩、小赤壁、大肚岩、鼎湖峰、朱潭山、倪翁洞等热门景点,实现体育与文化、旅游、生态的全方位融合,吸引了大批国内外运动爱好者、赛事观光客和旅游者。

(三)扎实完善服务功能,不断扩展景区格局。景区“微改造、精提升”:仙都景区成为丽水市唯一被列入《浙江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 年)》的景区试点单位,我们结合全域旅游布局和美丽城镇创建,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从完善基础设施、补足景区业态、美化村庄环境、提升村庄风貌、打造精致节点、维护景观设施、实现智慧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八个方面,扎实推进“微改造、精提升”工作,共投入6800万元完成了12个项目的改造提升,走出了景村融合发展的范例,成功获评“浙江大花园耀眼明珠”高能级景区。“仙宿联盟”数字化应用平台:结合未来乡村建设,创新打造“仙宿联盟”数字化应用平台,实现对鼎湖村181家民宿和农家乐经营台账的监管,解决民宿和农家乐经营“监管难”的核心痛点,做到“经营底数清”。并辅助景区进行游客引流规划,利用重点场所智慧屏以及手机端信息推送功能,实现合理分配、利用旅游资源,为游客在仙都游玩提供便利。“区域共享”建设:仙都街道交通网络畅达,慢行网络交织,我们坚持顺应群众需求,构成30分钟生活圈和15分钟公共文化生活圈。建成区15分钟步行范围内仙都小学、仙都幼儿园、县中医院医共体仙都分院、仙都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鼎湖村文化公园、连锁商超万客隆等功能配套一应俱全,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慢生活休闲体验空间。

三、培育“仙都特色”,实现“四个更新”发展目标

(一)生态有更新,带领农文旅经济增收新方向。利用主干道沿线大片农田,依托生态强村公司平台,种植油菜花、向日葵等观赏型经济农作物,推出20亩“一片田”试验项目,成功吸引市民以1000元/垄的价格认领田园,首季玉米上市仅一周就实现1万多元收入,甘蔗还长在地里就被水果店提前买断经营权。我们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形成品牌特色,公司经营分红覆盖各行政村,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新动能。

(二)产业有更新,带来特色民宿集聚新模式。以产业融合项目、惠民富民项目为抓手,鼓励农民将闲置用房进行改造和提升,重点培育农村特色精品民宿,打造轩辕民宿部落,实现景中村的美丽蝶变。目前全街道已拥有民宿农家乐256家、床位6567个、餐位10010个,其中,省金宿级民宿3家、银宿级民宿9家,“丽水山居”精品示范民宿33家、精品民宿43家,是浙江省规模最大的农家乐民宿集群之一。

(三)人才有更新,带动当地百姓就业新途径。搭乘景村融合发展的快车,招聘一大批有学历、有颜值、有情怀的青年才俊加入导游队伍,他们对仙都的风光和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解说起来更接地气,更有吸引力,让游客对缙云的风土人情有更全面了解。依托仙都国际人文交流基地,吸引缙云籍全球知名传播专家、加拿大皇家院士赵月枝,著名影视出品人、制片人刘建宏,以及优秀海归青年朱姜蓓等扎根仙都,用乡贤力量助推产业发展。

(四)文化有更新,带帮周边乡镇协同发展新思路。始终把文化作为发展的最核心资源,积极开发“土味年货”等文创礼包,从县内其他乡镇采集2000多份腊肉、竹荪、米仁、油焖笋、黄花菜、梅干菜、紫米等特色农副产品,在传统非遗和美食中融入时尚创新元素,短短半个月销售额就达30万元。我们瞄准传统节日的巨大消费市场,推动“绿野仙粽”“幸会缙云”等文创产品持续“出圈”,为高标准实现景村同美共富注入强劲的内生力量。(丽水市美丽城镇办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