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弓乡:五美与共 书写全域美丽新篇章 |
||||
|
||||
近年来,同弓乡以美丽城镇创建为主抓手,坚持因地制宜、系统集成、统筹融合、改革创新、久久为功,聚焦全域美丽,深化场景塑造,聚焦农旅融合,加快产业振兴,聚焦扩中提低,强化数字赋能,着力将同弓打造为“乡村农民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的养生乐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绿园、富有乡愁气息的文化故园、发展美丽经济的产业花园”。 一、把全域整治作为美丽城镇建设的切入口。一个乡镇环境要美,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田园要美。作为常山县传统的农业乡镇,一直困扰我们发展的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的空心化和老龄化,劳动力流失的问题;二是土地的“碎片化”“抛荒化”,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三是大量小农户堆积,小规模、分散化的经营,效益低下的问题。为此,将全乡土地作为有机整体,招引浙江绿投集团,实施总投资11.3亿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村集体按照最高1200元/亩的补助标准,从农户手中统一流转,集中承包,连片开发,规模种植。目前,全乡土地整治总面积约9000亩,带来土地指标调剂收益约18亿元,村集体每年增收50万元,户均获得土地流转租金约6万元。去年,该项目被列为国家级试点项目。 二、把项目招引作为产业集聚发展的支撑点。积极推进“以商招商”,用“创业奖金”、优惠政策等吸引乡贤客商回归,引导产业集聚,成功争取1800万元省财政资金,撬动14.5亿元的社会资本投入,共同打造以农文旅产业为特色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并以此成功引进湘野创意农业公园、漫柚溪谷等多个亿元农业投资项目。同时,积极探索村企合作模式,拓宽增收路径。按照村企联合开发、村民就近就业的形式,将村集体闲置土地、农户闲置房屋等资产入股,与企业共建,股金分红。目前,村企共建项目有13个,提供家门口就业岗位120余个,每人年均就业薪金5万元。 三、把文旅融合作为生态价值转化的主路径。把“旅游+”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战略,把“+旅游”作为产业发展的新战术,坚持产、村、人、文一体推进,着力释放生态生活生产“三生融合”、宜居宜业宜文宜游“四宜兼具”的别样韵味和独特魅力。通过开展生态治理、未来乡村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等,发展乡村游、生态游、康养游、研学游、古村游等特色旅游,打造农、文、旅、养为一体的休闲旅游综合体,并与旅行社签订战略协议增加客源,打造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的农文旅融合示范基地和教学式研学体验基地,辐射带动餐饮、民宿等第三产业发展,成为衢州旅游康养的新名胜、新地标。每年吸引游客30万人次,直接创造就业岗位300人以上,增加村民工资性收入1500万元。 四、把党建统领作为乡村善治的金钥匙。同弓打出“善治”组合拳,一是成立村企“1+8”金色同弓党建联盟,全乡党员纳入联盟统一管理,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志愿服务等固定活动,使村企党支部拧成一股绳,构建美丽同弓村企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切实将党建联盟制度优势深度转化为了治理优势。二是创新实施干部“鹰雁计划”,通过“日日操场、周周赛场、月月沙场”的载体,推行管理部队化、干部军事化、工作模块化机制,打造鹰一样的干部,雁一样的团队,基本形成了书记“头雁领航”、村企“双雁合舞”、村村联动“群雁抱团”、户户村民“群雁齐飞”的治理模式。三是构建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贤治“五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推出了“一村一月”“一月一议”“一月一晒”“乡贤议事会”“民生议事堂”等工作载体,着力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常山县美丽城镇办供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