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2242/2022-81656 发布机构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文  号 浙建议〔2022〕96号 有 效 性
统一编号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绍45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发布时间: 2022-10-27 15:24 信息来源: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尊敬的傅芸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我省共同富裕最小幸福单元建设的建议》(绍45号)收悉。现结合省发改委、省卫生健康委、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体育局、省教育厅、省人力社保厅、省委宣传部、省民政厅等单位会办意见,提出答复意见如下:

社区是承载美好生活的社会基底。高水平的现代化,必须是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此,省委省政府有一系列谋划部署。其中,未来社区作为我省共同富裕现代化的基本单元,通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为城乡社区现代化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目前未来社区建设技术指标体系已趋成熟,项目建设已有相当成果积累,社会各界高度认可、地方政府加快推进、广大群众热切期盼。我厅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全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为抓手,加快推动未来社区成为城乡社区建设的普遍形态和普适标准,使改革红利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您所提的意见与建议,非常及时与重要,我厅将充分吸纳并用于指导全域未来社区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围绕幸福美好家园发展理念,加强社区服务统筹规划

不断迭代升级社区建设和服务标准,提出社区居民需求调研和满意度测评要求,重点关注“一老一小”需求,因地制宜地落实九大场景建设。去年12月,省建设厅联合省自然资源厅下发《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导则》,按照5分钟、15分钟生活圈将九场景配置要求落地到服务设施布局,建立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国土空间详细规划—规划设计条件的传导实施机制,围绕全域城镇社区统筹定单元布局、定设施配套、定整体计划。根据工作要求,各地应在今年9月底完成编制工作。今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即将下发《关于全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中进一步明确旧改新建项目如何联动统筹空间资源、公共服务设施如何集成落地等内容。下一步,省建设厅将通过顶层设计、全域统筹的方式,围绕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协同省卫生健康委、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体育局、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等相关单位,开展公共服务设施普查、补短板等工作,共同发力逐步推动社区生活圈全面覆盖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便民服务等社区服务,夯实打造共同富裕城市基本单元的基础。

二、突出“党建统领+文化彰显”,打造社区居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背景下,要求打造兼顾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双富裕”的高品质生活。居民精神家园建设始终是浙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过程中十分关心的内容。未来社区在全省社区中先行探索,通过建立新机制、探索新模式、构建新合作等方式,加快形成一套全域社区精神家园建设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引导在社区中打造社区特色文化户外场所和社区礼堂、构建社区文化标志、建立邻里积分制、邻里公约和关爱探访制度、建立社群社团和开展邻里活动。通过党建统领、空间载体提供、活动组织、人群联系等全方位、多样化手段,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倡导健康生活理念,提升居民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探索构建现代化的新型邻里关系。目前已有部分未来社区形成了一定的特色模式,例如,上城杨柳郡社区建立“社群创造营”“社区营造实验室”,打造达人汇聚、灵感碰撞、沉浸体验的邻里公共生活主阵地。拱墅瓜山社区设置六大维度28个定量指标衡量社区小组团的活力值,由管家负责维持提升活力值并将其与管家考核挂钩;镇海总浦桥社区通过党建统领制定“积分+荣誉”机制,发动党员、楼道长、志愿者通过日敲门、周联系、月走访、季扫楼,做好问题收集、需求反馈、宣传推广等工作;湖州吴兴红树湾社区积极响应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建立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机制,设置地埋式垃圾站,并通过积分可在自助机器上兑换商品等方式引导居民精准分类。

三、聚焦降本增效和精准服务,持续提升社区数字化顶层设计

数字化改革是我省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部署。城乡社区建设始终将数字化作为社区提升服务品质、拓展服务形式和降低服务触及成本的方式。由于目前数字化平台底座建设成本高、数字化建设和服务标准尚未明确、各领域公共数据尚未集成贯通,因此通过未来社区开展数字化建设为全省社区数字化赋能探索先行。省建设厅于去年11月发布《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指引(试行1.0版)》,近期根据数字化改革“1612”体系构架和共同富裕架构图要求,开展2.0版迭代研究工作,目前已形成征求意见稿。同时谋划启动“浙里·未来社区”建设工作,提供全省统一的社区公共数据中心和社区公共组件中心,推动建设标准和整体架构进一步明确,尽快形成可在社区快速落地复用、标准开放、可复制可生长的数字化建设模式,推动数字服务智能普惠、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省发展改革委在“浙里办”数字社会专区建成“我的家园”板块,深化形成《未来社区(乡村)上架我的家园标准(2.0版)》,截至目前上架数达到422个。下一步,我们将引导社区以降本增效和精准服务为目标,充分利用现有数字化资源,强化标准规范引领,加快与公共数据平台、城市大脑和基层治理平台等全面对接,推动数字社会“托育、教育、居住、健康、养老”等场景高效落地;也鼓励社区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和幸福感提升需求,开发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化服务应用,建立数字化融合运营机制,打造高频应用。

最后,感谢你们对我省未来社区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方虹旻,联系电话:18768115191。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2年6月23日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