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嘉14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
||||
|
||||
尊敬的苏清文代表: 您在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嘉14号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省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重视和关心,对您提出的意见建议,经研究并商省自然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电力公司、省经信厅、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浙江广电集团、省通信管理局、省国资委,现答复如下: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生命线”。诚如您所说,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地下管线的种类、规模、密度越来越大,涉及诸多的管线权属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各单位权限管辖范围既有交叉又有空白,缺乏统一有效的协调机制,“马路拉链”现象和各类管线事故频发,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对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厅会同省有关部门深入谋划,推动问题系统解决。 一、已开展的工作 近年来,我厅按照住建部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我省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水平,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深入开展调研。2020年我厅分别赴福建、安徽、江苏省和部分省内城市开展管线建设管理工作专题调研,详细了解省内外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工作体制机制建设、法规政策体系建设、信息化及智能化建设等经验做法。根据调研情况,结合我省实际,起草了《浙江省城市生命线焕新行动实施方案》并呈送省主要领导。 (二)系统推进建设。按照《关于加强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建城〔2020〕111号)有关要求,于2021年4月经省政府同意印发《浙江省加强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会同省级有关单位统筹推进地下市政设施普查、隐患排查、设施提标改造、多类型地下管廊、数字化转型、配套政策等方面工作,先后印发了《关于推广多类型地下管廊作为市政地下管线主要敷设方式的实施意见》《浙江省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实施方案》等省级配套政策、技术文件6个。在省级部门的推动下,全省各地也在地下管线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如杭州市印发《杭州市地下管线工程施工许可验收备案办理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城市地下管线工程建设管理,保障地下管线有序建设和安全运行。 (三)鼓励试点探索。确定杭州、湖州、嘉兴、金华、温岭、象山等6个城市围绕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建设改造和隐患排查等工作开展试点。支持杭州市拱墅区开展“最多挖一次”工作试点,厘清了城市道路大、中修项目和城市道路地下管线抢修项目相关单位的协同审批工作程序,并建立健全了行政许可、例会通报、三级抄告、批后监管、管线监护等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建设单位和管线之间的信息沟通,实现城市道路挖掘项目的统筹管理,杜绝反复开挖的“马路拉链”现象产生。相关经验已认真总结形成《浙江省城市道路“最多挖一次”工作指南》,经广泛征求意见后供全省借鉴应用。 (四)启动平台建设。结合省数字化改革工作,谋划建设了“浙里城市生命线及地下空间治理应用”,被列入全省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S1”目录。具体建设内容包括城市供水、污水、内涝、燃气、地下管线综合管控等应用场景。目前燃气安全在线和城市内涝场景已全省推广部署,其他几个场景已在试点城市上线运行。 二、下一步打算 针对您在建议中提到的城市地下管线产权单位多、部门职责边界不清、制度标准缺失、信息化水平不足等问题,下一步我厅将会同省自然资源厅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加强统筹管理、拓展数字化应用,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开展立法调研。依托省内高校院所专业力量,开展地下管线立法相关课题研究,全面梳理分析全省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工作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进一步厘清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管线权属单位的职责边界,明确城市地下管线规划建设、运行维护等各环节的工作要求,为地下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提供法律制度依据,积极争取将《浙江省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条例》纳入省人大2023年立法调研计划。 (二)坚持规划引领。加快编制《浙江省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综合规划技术导则》,指导各地编制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实现各类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特别是地下管线)专项规划的“多规合一”,解决各类地下市政设施专项规划内容冲突、缺乏衔接协调等突出问题,促进地下市政设施在建设空间、时序上的紧密衔接,推进地下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化发展。 (三)加强政策指导。针对管网信息不全面、不准确、不及时等问题,会同省自然资源厅等部门,研究制订《加强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更新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进一步健发改全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信息更新机制,推动各地加强城市地下管网信息的实时更新工作,确保城市地下管线“一张图”的现势性。 (四)推进管廊建设。将城市地下管廊建设作为“十四五”我省推动城市生命线运行安全和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举措,积极会同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健全城市地下管廊建设工作机制,对管线入廊、有偿使用、金融支持、运营维护等方面强化政策研究,持续推动我省城市地下管廊产业健康发展。 (五)强化数字赋能。持续推进浙里城市生命线及地下空间综合治理应用建设,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突出制度重塑、流程再造,运用数字化手段将审批许可、施工图审、竣工验收化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再次感谢您对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王思尧,0571-81050810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2年8月12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