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2242/2022-81669 | 发布机构 |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文 号 | 浙建议〔2022〕86号 | 有 效 性 | ||
统一编号 |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温17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
||||
|
||||
尊敬的胡扬五代表: 您在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提出的温17号建议《关于加强电器涉水安全管理的建议》收悉。经商省发改委、省消防救援总队、省电力公司,现答复如下: 一、已发布相关规范文件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明确了低压配电设备中电器和导体的选择、布置及防护等标准要求,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节约能源、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经济合理、配电可靠和安装运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55024-2022),此规范中4.6.7、4.6.8 章节明确了游泳池、戏水池或其他类似活动场所电气防护措施,消除部分场所的涉水触电风险;《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 13955-2005)等文件明确了“漏保”应用的作用、意义以及运行管理职责,强化提升防范触电能力。 二、已开展工作情况 (一)加强顶层谋划。2022年5月,省建设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能源局、省电力公司印发《关于提升城市配电设施防涝能力的若干意见》,提出新建配电设施应符合城市防涝标准,重要配电设施设于地面一层以上,并高于当地防涝用地高程;同时推进城市既有易涝配电设施迁移改造,重点关注低洼地带和地下配电设施,结合城市防涝标准与现场排查情况,按照受淹风险程度、设施重要程度、隐患危险程度形成整改清单,有序推进迁移改造或防涝加固,优先整改历史受淹、重要用户、重要负荷的配电设施。 (二)加大隐患排查。针对超常规降水事件所带来的潜在威胁,全省电力行业启动了专项防涝隐患排查行动,共排查出15168座易涝低洼配电站房,完成11个配电站房“下改上”大型迁移项目,完成7420个配电站房防涝专项改造升级,加装1842个智能水位监测预警装置,进一步提升在强降雨天气下电力设施设备的防淹防涝能力,保障过往行人的生命安全。 (三)强化风险管控。为进一步强化电器涉水事故专业处置能力,省消防救援总队结合全国各地涉水涉电事故救援案例定期开展战训大讲堂,将电气涉水事故处置作为消防员的必训科目,将漏电侦检设备作为第一出动力量的必配装备,严格完善涉水电器警情先断电、后检测、再处置的流程;同时强化涉水电器安全风险宣传,将家庭安全用火用电作为重点宣传内容,教育人民群众如何预防常见用电事故,以及发生火灾、洪灾以及地震等灾害事故后如何避免触电事故,提升自主避险和安全防范能力。 三、下阶段工作 一是制定完善标准规范。结合《关于提升城市配电设施防涝能力的若干意见》有关内容,督促各地电力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城市配电设施防涝标准,并落实到对新建配电设施形成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根据配电设施排查整改清单,督促指导各地在3-5年内完成迁改或防涝技术提升;省发展改革委已会同省市场监管局、省国资委下发《转发市场监管总局 国务院国资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全面加强电力设备产品质量安全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市有关部门严格开展电力设备生产、销售企业的监管执法,加强电力设备产品质量监督,并鼓励相关行业组织、电力企业、电力设备生产企业研究完善地下空间、低洼区域、公共景观内涉水电气设备的相关标准。 二、健全落实责任体系。在配电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环节中,各部门严格按照国家《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等规范文件,并结合防涝有关要求,推进实施设计图纸的审查、项目建设的施工、配电工程的验收等工作,实现配电设施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落实业主单位和物业公司的主体责任,加强用电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检查,做好高低压电缆、通信电缆管道封堵工作,督促业主单位加强内部电器运维管理,定期开展巡视巡检,及时整改发现的隐患缺陷,保障用电安全;指导客户做好用户侧配电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和用电安全措施,强化提升客户用电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客户用电安全意识,保障客户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强化协同联动机制。各地供电公司积极配合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开展城市综合整治工作,对发现的涉电安全隐患,提供技术指导,督促用户整改;由各地建设部门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加强小区内充电桩的日常消防安全巡查,协助消防部门对物业管理区域内的违规充停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完善相关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其中无专业化物业管理的小区,由街道(乡镇)社区落实充电桩日常管理和巡查管控;在涉水电器事故处置过程中,由供电公司第一时间到场确认用电设备断电,落实专业技术人员到场配合,保障救援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四是做好灾害防御工作。加强极端天气应急服务,做好高危重要用户、党政机关、医院等重点用户保供电等安全服务,指导易受水淹用户做好用电安全保障措施,督促用户及时做好应对准备工作,增加防汛防涝物资,提升自身供电保障能力,预防人身触电事故。 五是研究新型产业管控。针对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等涉水灾害风险,省消防救援总队将邀请专业和技术人员,开展技战术研究,制定修订相关预案,完善事故处置和安全管控要点,提升专业化作战能力;同时指导各地强化数字化管理,加强小区充电桩等存在漏电隐患的电气设备的日常安全监管,做到在突发应急情况下能尽快发现问题、处置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联系人:姚升权 联系方式:0571-81050821。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2年6月21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