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城管局以静态交通变革 助推打造智慧交通体系 |
||||
|
||||
杭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健全智慧交通体系”,这将成为杭州在率先推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标志性成果。静态交通作为整体交通体系的一部分,既受到动态交通的深刻制约,也反过来影响着动态交通的整体谋划。近年来,杭州市城管局以静态交通变革助推打造智慧交通体系,推动提高杭州交通便捷度、有序度,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厘清本底,提升供给服务能力 全域管理,厘清道路泊位本底。在2008年实现主城区道路停车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自2020年起向杭州全市域管理进行延伸,通过统一管理体制、统一管理平台,实现道路停车全市域管理,切实厘清道路泊位本底。截至目前,全市4.8万个道路泊位纳入统一管理,较2021年底增长85%。 统建平台,厘清运营停车场本底。依托杭州全市停车信息统一平台建设,对全市各类停车资源的动静态信息进行采集,基本厘清运营停车场本底,截至目前,平台已采集各类停车场(点)5100余个、泊位146万个,其中对外开放收费的运营停车场2200余个,泊位75万余个,基本实现运营停车场全覆盖。 系统排摸,梳理公共空间泊位本底。通过数字城管系统排查、属地城管部门逐一复核的方式,全面梳理利用道路红线至公共建筑物外立面之间的开放式空间设置的公共空间泊位资源,累计梳理公共空间泊位1300余处,其中收费600余处,并按照收费点位全部接入全市停车信息统一平台的要求,组织做好相关工作,截至目前,400处收费点位已接入,力争年底前基本全覆盖。 数据应用,提升管理服务绩效 加强数据分析,助力管理提效。通过杭州全市停车信息统一平台建设,在做好动静态交通数据归集的基础上,将全市划分为8967个停车小区,并通过智慧停车算法引擎,量化计算出每个网格的停车难易情况,并以停车热力图的形式展示,为停车建设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创新便民举措,提升服务水平。推出“先离场后付费”便捷停车,提升停车场管理效能。截至目前,已基本实现对外开放收费停车场(点)全覆盖,注册用户300万余人,累计提供服务超1.2亿次。推出泊位“一点达”停车诱导,将采集到的停车场实时泊位忙闲状态通过浙里办、便捷泊车APP等进行实时发布,方便市民实时停车找位。 加强数字赋能,助力交通治理。针对医院、学校、景点等重点区域综合交通问题,全市停车信息统一平台将计算的停车场泊位忙闲等信息聚合后,协同共享给属地政府,属地政府再通过引导屏、短信发送等方式,实现智能诱导。截至目前,平台已陆续为全市20余处重点区域进行了数字赋能,切实缓解了重点区域的停车难问题。 强化管理,提升综合发展能力 标准引领,以标准化构建体系化。对标国际发展趋势,结合杭州实际状况,研究制定了停车场运营管理服务规范杭州市地方标准,从停车场日常运营管理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日常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杭州市停车场运营管理服务的统一标准化要求,切实构建更科学合理的停车管理体系。 优化网格,以小切口实现大管理。以道路停车泊位为基本单元,对全市域停车资源进行精细划分,试点停车巡管制度,将道路停车管理队伍由仅履行道路停车收费职能逐渐拓展为停车泊位综合管理,增加区域静态交通巡查管理职责,有效提升各类停车资源管理能力,后续将结合试点成果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推广。 政企联动,以科技化推动精细化。积极指导属地道路停车运营管理机构,探索尝试基于视频、物联网、5G、ETC等新技术的道路停车管理模式,不断提升道路停车管理效率,目前已在3000余个泊位陆续开展试点工作,通过科技手段,不断提升道路停车管理精细化水平。(杭州市城市管理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