屿头乡:全局赋能,高质量升华美丽城镇裂变成果


发布时间: 2022-11-21 15:15 信息来源: 省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美丽城镇建设办公室 浏览次数:

屿头乡以创建“文旅特色型美丽城镇”为目标,紧紧围绕五美建设,借智引力,并立足本地优良的文旅发展基础,全局赋能,全力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现代化美丽城镇,实现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百姓富足。主要做法有:

一、实现生态共富,变“环保账”为“经济账”。美丽城镇的建设让屿头看见了生态经济的发展前景,凭借全力整治保护下来的美丽环境,屿头乡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8.7%,柔极溪水质平均值达到地表水1类标准,空气质量长期保持在1级标准,创成省AAA级景区乡镇,柔川景区入选浙江省首批“乡村氧吧”,“演太线”列为省级美丽乡村精品线,柔极溪入选省级美丽河湖。

二、焕新乡村面貌,变“跟跑”为“领跑”。美丽城镇的建设为屿头带来了人居环境、生活服务上的改变,实现了全乡所有行政村的入村景观全覆盖、村民休闲区域全覆盖、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饮水设施全覆盖以及交通设施的全覆盖。其中5个村创成省A级景区村庄;屿头村列入第八批“省森林村庄”;布袋山村列入首批省级气候康养乡村以及省休闲旅游示范村;沙滩村创成省级生态文化基地,并被写入省社科联《中国村庄当代发展的浙江样本研究》课题以及联合国人居大会《净零碳乡村规划指南一以中国长三角地区为例》的报告,助推屿头成为美丽乡貌建设的“领跑者”。

三、促进产业兴旺,变“单核驱动”为“多轮拉动”。美丽城镇的建设,促进屿头“旅游全域化”的实现,让屿头探索了一条以生态旅游产业为基础,品牌运营做大蛋糕的绿色经济模式,农旅、文旅经济稳步提升,会议经济成为特色支柱。2019年中德城乡融合推进乡村振兴黄岩国际学术研讨会、2021年长三角拍客大会短视频大赛以及新阶段乡村振兴先锋论坛等有巨大影响力的会议均在屿头举办;柔川景区也被列为第二批台州市内疗休养基地。2021年来屿游客数达110万人,旅游产值达1.1亿,成为黄岩西部的旅游集散地。并通过“风物柔川”这一“致富金招牌”实现节假日炊圆、馒头等农副产品日销量超5000个,乡果品单价提升约5元/斤,该经验做法更是得到《浙江日报》《台州日报》等多家媒体的相继报导。

四、厚植文明乡风,变“人才劣势”为“智力高地”。美丽城镇的建设,让屿头沉淀许久的乡士人文通过立体化的手段重新“复活”,为本地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现实载体。全国首家“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全省首个“天目融媒体”地方学院、台州首座“新乡贤”学院和黄岩首家“和文化”展示馆都落户屿头沙滩,以高端智力+实地探讨的校地合作模式,为屿头培育了一批有新理念,有新形象的新农民。今年8月推出的“共享老街”和“布袋坑古村落唤醒”计划,引育了“农创客”“枇杷二代”等农民新主体,吸引20余人来乡参与经营。

五、激发治理效能,变“惯性依赖”为“智能高效”。美丽城镇的建设,加速屿头从传统人治到现代智治的转变进程。网格化的管理,让基层治理变得更加精细;数字化的推进,让人员和过程更加精简;人本化的服务,让百姓办事更加便捷高效;志愿团队的注入,让各项工作开展更加顺利。当前,屿头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1米”已经打通,为屿头探索现代化的基层治理打下了坚实基础,数字化应用的推广,缩减了政府机构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