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新闻

湖州市住房保障开展“全套打法”高效完成2022年工作目标


发布时间: 2022-11-23 08:48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湖州市住房保障工作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对照“浙里安居”民生实事目标任务和一类工作指标, 以开好“湖有安居”共富班车为抓手,“全套打法”开启竞赛式工作模式,高质高效推进各项工作。截至10月底,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89万套(累计3.65万套),完成省民生实事项目设定目标的125.65%;公租房租赁补贴累计发放6988户,完成年初目标的139.76%;棚户区改造开工率104.59%、基本建成率121.31%,2018年底前开工项目竣工率已达100%、交付率达到96.96%,均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教练”作指导

2022年,住房保障工作作为全市重点民生工程纳入“湖有安居”共富班车,按照市级重点项目标准推进工作,月调度、季排名,时时晾晒工作动态,开展经验交流,接受工作进度通报和市委严格督查,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九届市政协首次双月协商以“进一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为主题建言资政,市委陈浩书记和市政府洪湖鹏市长对会议纪要提出的12条建议重点批示,要求逐条研究、积极吸纳,高标准推动全市住房保障工作。

“队友”强配合

借力相关市级部门,将组建协同办理工作专班,合力推进住房保障工作。开展公租房小区多维治理,运营单位升级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安装高空抛物摄像头、改造监控设备300余台,加装智能门锁700余把;人社部门完善就业结对机制,怡和家园已和市社会福利中心、市康复医院两家单位结对;民政部门加大老年助餐服务,送餐覆盖面已达到含公租房小区在内的全市80%以上村(社区);市残联提供残疾人关爱帮扶,怡和、人和家园附近已建设运营“湖东街道残疾人之家”;经信部门协同建设部门对全市工业企业存量土地、房屋进行了进一步排摸调研,为后续项目储备做足功课;同时,将协同税务、财政、文广旅等单位部门探索完善税收优惠等政策,争取地方财政资金支持,加大文旅网红打卡地、夜生活消费区等配套功能建设,全力助推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

“选手”打主攻

持续做强公租房兜底保障,依申请应保尽保,降低准入条件、提升补贴标准、完善保障服务。修订公租房保障实施细则,取消公租房申请家庭成员户籍和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在湖时间限制,将未婚人员申请公租房年龄从30周岁降至28周岁,放宽了学历及职称要求。响应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推广,分批将租赁补贴发放至保障户社保卡银行账户,实现新申请保障户办理3115户,发放入卡5978笔,入卡金额726.33万元。

结合融入人才房建设,重点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强化工作机制,完善政策制度,项目化开展房源筹建。组建专项服务队赴镇(街道)和产业园区开展走访排摸和政策解读,深入掌握情况、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其参与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德清推出“安居保障贷”服务,加大金融信贷支持保租房建设,县农商行已实现首个200万元保租房专项贷款发放。长兴鼓励集体经济积极参与保租房建设管理,煤山镇发动27个村出资建设保租房项目金鼎公寓,超10家规上企业签约,超1350名外来务工人员入住,有效缓解当地产业工人住房困境。稳妥推进棚户区改造,根据省厅统一部署,严格把握改造范围和标准,申报棚改项目2个批次共4840套,合理安排有序开工,妥善安置征迁群众,结合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城镇居民宜居环境。

“观众”做监督

以社会各界特别是目标群众的要求为标准,回应社会关切,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扩大住房保障工作良性社会影响。畅通沟通渠道,分管领导常态化“坐诊”,接受群众来访、咨询;相关领导多次参与“政通直播间”、行风热线等媒体节目,面向群众作政策解读,接受媒体面对面提问;畅通热线信访渠道,年内已处理154件,帮助解决群众住房保障问题近100个,取得群众普遍好评。

广开各方言路,引导社会各界关注住房保障、参与建议监督,2022年市两会涉及保租房建设和公租房社区治理提案4项;《湖州统战信息》“金点子”专辑第5期专门探讨发展保障性住房,来自各方意见建议为我市住房保障工作提供了多角度思考,指明了改进提升的方向。

正向引导舆论,条线上关注政策宣贯和业务提升,组织街道社区相关工作人员集中业务培训,解读新修订政策及操作。市级媒体宣传面向群众作政策解读和流程指导,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注重我市住房保障工作做法、成果,年内得到人民网、光明网、浙江在线等媒体多次正面报道。

随着2021年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2022年正式将人才房纳入住房保障体系,湖州市逐渐形成了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住房、城镇棚户区改造为主的“四房一体”住房保障体系。将包括人才在内的新市民、青年人,和包括“多孩家庭”、老年人在内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纳入保障范围,分类解决困难家庭住房困境、青年人阶段性住房困难、人才宜居型住房需求等问题,覆盖全龄段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逐渐成型。(厅保障处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