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四聚焦四着力”构筑固废回收利用体系 助推“无废城市”建设 |
||||
|
||||
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是“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东阳市通过整治非正规回收点,整合回收渠道,引入规模企业等方式,逐步形成以分拣中心为核心、以“两定四分”投放点和专业回收站为支撑、以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为抓手、以信息化平台建设为牵引的覆盖城乡的固废资源化利用全链条体系。截至目前,该市有再生资源分拣中心5家,专业回收站7家,提升改造回收点115家,“两定四分”投放点736个。2022年1—6月,该市再生资源回收36108吨,基本实现全品类回收。 聚焦需求端,着力面上布局 随着“无废城市”建设、垃圾革命的不断深入,全社会对固废回收利用的需求快速增长,固废中端分拣回收能力不足问题进一步显现。对此,东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提前谋划部署。2020年9月,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商务局等部门名义联合发布《东阳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2020-2024年)》,全面考量城乡人口分布、工业产值、交通区位、固废产量等几大因素,在全市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布局建设5家综合分拣中心,重点建设和完善“再生资源垃圾分类回收点—专业回收站—综合分拣中心”的多级网络回收系统。同时,建立健全工作例会、现场督考、约谈通报等落实机制,将分拣中心建设纳入2021年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由分管市领导领衔督办,强势推进,确保落实到位。 聚焦市场端,着力规范有序 传统固废回收行业“低、小、散、乱、污”,市场信息不对称,行业标准不统一,从业人员鱼龙混杂,与“无废城市”建设不相适应。2020年以来,东阳市全力推动固废回收市场整顿和规范,由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对全市非正规回收点开展排摸整治,共关停非正规回收点211家,提升改造回收点115家。引进“小牛寻宝”等再生资源专业回收企业,研发“小牛智管”“掌尚垃分”等智能回收APP应用,对流动收购人员进行整编,实施“六统一”经营管理,提升回收服务质量。另外,该市坚持市场化改革思路,通过招商引资、“国企+民营”等方式引入汇通环境、伏泰纳固、苏州问源等公司参与该市分拣中心建设运营。市政府负责项目用地指标落实,明确项目土地尽用于再生资源行业,运营企业负责日常运营,形成了总占地约7万㎡,处置规模5.9万吨/月,兼具废纸等五大品类、园林(大件)垃圾破碎、一般工业固废分拣等处置功能。 聚焦回收端,着力模式创新 为有效打通居民端固废回收“最后一公里”,东阳市深入推进生活垃圾收运网络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的“两网融合”建设,让覆盖城乡的736个“两定四分”投放点兼具回收站点功能。市民群众在投放垃圾时,在分类劝导员的协助下,正确投放可回收物,再由分类劝导员二次分拣,将可回收物按需流向分拣中心或专业回收企业,促进固废源头减量。同时,提升分拣中心运行管理水平。采取标准化功能分区作业,对再生资源进行分选、拆解、破碎初加工;以垃圾分类智能监管平台研发为抓手,搭建再生资源回收信息管理平台;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加强业人员技能培训,提质提效。目前,该市已构建再生资源三线回收环路:①居民线下售卖ð专业回收站ð再生资源分拣中心;②“两定四分”投放点居民投放ð环卫专用车辆ð再生资源分拣中心;③居民、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经营主体线上预约ð上门回收ð专业回收站ð再生资源分拣中心。 聚焦服务端,着力制度供给 为服务固废资源回收产业链健康持续运行,东阳市针对行业特点和需求,结合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及时出台《综合分拣中心运营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东阳市低价值可回收物兜底回收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综合分拣中心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回收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扶持政策,对分拣中心的运营模式、处置规模、回收品类、资金补贴等予以明确。另外,制定多种扶持政策,强化行业龙头企业的培育。比如,企业贡献奖。运营企业年度综合贡献额达到200万元、500万元、1000万元的,分别按其增加值和利润所形成地方贡献部分的 70%、80%、90%予以奖励。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对运营企业予以税费优惠,并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用地纳入城市规划,优先保障用地,优惠土地价格等等。(东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