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新闻

平湖市多维度治理促城市之美有“里”有“面”


发布时间: 2022-11-04 14:17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平湖市顺应城市管理新形势、人民群众新期待,下足绣花功夫提高精细化治理能力,数字赋能着力解决城市管理突出问题,城市品质由内及外蝶变跃升。

可知可感可触 赋能城市“智”理有道

一是数字慧治让城市更聪明。通过“城市慧治”平台接入的450余路公安社会治安监控、800余路垃圾分类监管视频、150余路城乡天眼和天地图等数据,实现城市管理信息数据“一库统筹”,统一整合数字城管、智慧停车等20个条线管理平台,数据覆盖城区30平方公里,8个镇街道21个小城镇31平方公里,80%以上的事部件问题自动流转结案,有效解决了以往城市管理领域条块分割、信息孤岛等问题,今年已根据相关市容事件上报立案派遣1.7万起,处置率98.40%,按期处置率97.27%,县域“城市大脑”逐步形成。

二是智慧环卫让城市更洁净。逐步从人工作业过渡扩充至小型非机动车道扫路车等小型化、专业化机械。以人行道清扫为例,以往人力普扫1公里需要3小时,机器换人后可缩减至20分钟以内。截至目前,全市已投入各类车辆达576辆,道路机扫比例达到85.2%,实现了多场景多种作业机械的协同作业模式。同时,机械作业车辆接入多种传感设备,实现作业机械实时定位追踪、末端设备动态监控、保洁督查线上考评、问题查摆智能呈现。今年共上传“智慧环卫”问题10287件,完成率为100%,为道路保洁针对性强化提供了数据支撑。

三是云端交互让城市更共治。对全市4561个沿街商铺建立“一户一档”和“三色赋码”管理机制,通过11类违规评价项目的月度、年度数据建模分析评估,实现商户指数管理。同时,推行“交互性”管理的执法模式,商户可通过浙里办登陆城市慧治小程序,查看查询违规状态并及时自查自纠,有效提升其政务参与度和城市管理满意度。今年以来,已对2021年沿街无“黄红码”记录的2469户“绿码”商户实施了正向激励措施,反映商户店外经营等违规行为的“红码率”由3.07%降至0.3%以下,营商环境优化共治实效进一步凸显。

补缺补短补软 焕活韧性卓有“城”效

一是加快城市设施“微改造”。以2022年度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推进为契机,全市停车场数据应接尽接,拓宽智慧停车系统接入面。特别是在市区、医院、学校等重点区域,全力推进城区传统停车场的ETC不停车缴费和无感支付项目改造,缓解因停车场出口收费而拥堵问题。今年来,全市已新增13个ETC停车场,城区ETC不停车缴费停车场总计达23个;城区无感支付泊位达10920个,覆盖59处停车场,平湖城区停车诱导、快捷支付、便捷离场、停车共享等“一张网”基本形成。

二是提升城市文明“小细节”。加强犬类管理与当前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巩固提升等中心工作的有效结合。前移服务关口,“送”犬只免疫、养犬办证、年度审查“一条龙”服务到居民家门口;依托“嘉兴犬管”平台,推广“非接触式”犬证管理;重点区域错时强化执勤与文明养犬“21天好习惯”等共治活动相结合,促执法倒逼与素质提升双管齐下。今年已办理犬只准养登记336件(累计犬只准养登记4802件)、年审1083件、注销573件;出动全市镇、街道执勤人员450余人次,处罚违规养犬行为149起,发放各类文明养犬宣传资料6500余份。

三是强化城市安全“硬标准”。高标准提升红线退让部分市政设施、绿化植被、标识标牌等设施安全系数,全域开展对户外广告、招牌底数排摸入库、违法违规广告招牌集中整治、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等城市体检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全面、准确排摸23条主次干道,主要涵盖道路破损、台阶破损、花坛破损、绿化缺失等290多项问题,逐项开展设施分批改造提升化解安全风险;在嘉兴2022年第二轮招牌备案入库情况督查中,该市实现招牌信息全入库且信息完整率87.5%,排名嘉兴第二。

精细精致精品 蝶变生活一枝独“绣”

一是在城市形象上坚持“精细”。突出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管控,以主干道、人行道为精细化管理重点,以乱停车、乱设摊、占道经营等高发性市容问题为整治对象,加强市容秩序提质。今年以来,合计清理流动摊6477起,规范越门经营2640起,乱占道2101起,乱晾晒1802起,清理建筑垃圾635起,乱挂横幅861起,乱张贴942起,暂扣物品392起。人行道违停处理数量22912件,人行道违停劝离短信通知39091条。

二是在城市环境上坚持“精致”。除以“机器换人”全面启动全市城市道路智慧化保洁作业外,为实现“最干净城市”目标,以“CJ-3122”的平湖模式对城区165个小区(377个定时定点投放站)实现垃圾“不过午、不过夜”,并以编制落实垃圾治理专项规划优化分类集成体系,以加强社区联动和执法检查,注重示范引领等夯实基层共治格局。今年1-9月,全市生活垃圾总量增幅为-2.72%,城乡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志愿者参与“垃圾分类”主题宣传引导人数达2242人次,生活垃圾类立案1307起;12个居民小区、6个村创建成2022年度省级高标准分类示范小区、示范村。

三是在城市名片上坚持“精品”。立足于省级“高品质示范街区”建设管理标准,紧扣“干净、整洁、有序、安全、和合、特色、智慧”七大品质类别,结合机制保障、督办推进、精细管理、数字治理、生态建设、文旅打造等六大方面纵深推进,重点打造集东湖AAAA级旅游景区、南河头历史文化街区、李叔同纪念馆、未来社区、省级街容示范街、城管驿站、城市智慧管理于一体的东湖街区城市名片,着力形成居住环境更舒适、绿色生活更亲近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街区治理典范,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市容环境的品质提升。(平湖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