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新闻

玉环市楚门镇推进全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不断丰富美丽城镇新内涵


发布时间: 2022-12-01 14:35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近年来,玉环市楚门镇采取组织引领、载体创新、机制升级等手段,强根基、补缺口、活源头,不断提升镇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辖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逐年攀升。今年,该镇被确定为省级乡镇(街道)法治化综合改革试点,在推进全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道路上,“千年古镇”加速蝶变升级,生动诠释出美丽城镇的时代内涵。

以综治中心为主体,筑牢社会治理“根基底盘”

一是高水平建成矛调中心。充分整合人大、综治办、司法所、劳动保障所、综合执法等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核心力量,组建由心理咨询师、律师、乡贤、社工等人员组成的调解团队,打造出集信访接待、人民调解、法律服务、心理疏导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矛调中心”。实行班子坐班接访制度、“信访代跑”机制等,实现矛盾纠纷“一窗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2021年3月,楚门镇“矛调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共调解各类纠纷案例33起。二是高标准建设综治中心。依托“四个平台”建设,整合各方资源,建成村级综治中心21处,成功打造集信息传递、处理、反馈为一体的综治前站。近年来,全镇共培育54名法治带头人、79名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模范户”835户(台州市级以上603户)。做到了村(社区)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模范户、“一村两顾问”、公共法律服务点四个全覆盖,并在台州市首创“法治一条街”。三是高要求打造全科网格。配齐和加强 “全科网格”队伍,将党建、社会治安、信访维稳等事项纳入“全科网格”,做到统一布网、网中有格、格内定人、人尽其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21年1-10月,网格员共采集上报各类信息2994起,其中矛盾纠纷212起,民生事项351起,有效处理率达100%,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高,网格化管理成效明显提升。

以社会组织为引领,补位公共服务“短板缺口”

一是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心理咨询中的主力军作用。积极培育并引进天宜社会工作服务社等一批社会组织,依托专业优势,引导社工上门入户或到镇村综治中心,为50位社区服刑人员、20多位存在心理障碍的居民、23位“失独”特殊家庭、150多位残疾人、300多位经济困难或缺失关爱老人,开展结对帮扶和个案心理疏导,对矛盾纠纷、信访人员进行安抚调处等,在缓解消除家庭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二是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区自治中的润滑剂作用。积极调动多方资源,组建一支7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通过“社工+义工”“社工+社团”“社工+社区”等方式,为社区群众提供普通居民服务、社会团体培育、义工服务、专业培训、社区重建等多方面公共服务,带动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促进和谐社区建设。截止目前,已累计开展专业个案1300多个,各类培训5000多次、大型活动90多次。三是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推动法治、德治中的引导者作用。举办青少年公益兴趣班、成人公益学习班、长者学堂等,免费开设26类文化培训班,提升居民的道德文化素养。截至目前,已举办公益兴趣班8000余节,服务累积超10万人次。创新实施“文化大超市”社团服务及普法宣传下基层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载体,让法治思想融入市民生活,深入人心。

以机制创新为驱动,注入法治改革“源头活水”

一是促进法治数字升级。将数字化改革融入法治建设,创新打造“数字掌上监控”平台,针对六小行业集聚区和生活小区乱排污水频发区共计11个点位安装监控,通过远程终端系统实时查看、录像回放和抓拍等功能确定违法行为,解决以往缺乏证据而影响案件侦破和处理的情况。截至目前,已查处违法行为3起。二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在业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由镇人民政府统一行使人力社保、住房与城乡建设、应急管理、广电、消防救援、水利、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18个领域609项行政处罚权及相关行政检查权、行政强制权(其中省政府统一目录事项488项,额外赋权121项),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三是创新少年警校培训。通过公益办学的方式向全镇9至12岁小学生公开招募“小警察”,利用周末和假期开设安全教育、法治教育系列课程,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提升“小警察”和“小警察家庭”的安全意识、法治意识。5年来,共有300名“小警察”修完100学分完成结业,被授予学员“安全小卫士”称号;实现300户“小警察家庭”违法犯罪零发生。(玉环市美镇办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