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楼街道打造优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助力美丽城镇建设


发布时间: 2022-12-05 14:05 信息来源: 省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美丽城镇建设办公室 浏览次数:

近年来,建德市更楼街道以提升老年人幸福感和获得感为总目标,加强养老服务阵地建设,全面完善养老服务配套设施,妥善提供老年人就业服务,全力做好养老保障,高效打造优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一、完善配套设施,全面提升生活幸福感。一是提升硬件设施。为帮助辖区5900多名60周岁以上老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目标,满足广大老人“在家门口养老”的愿望,投资250余万元将原更楼街道老小学进行改造升级,建成占地面积约为1300平方米的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该中心与残疾人之家融合,配备了百姓健身房、老年活动室、医疗室、老年食堂等养老服务设施,形成以一个街道级养老服务中心+15个村级日间照料中心为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同时,引进专业养老机构——杭州钱江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第三方运营,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市场化经营理念,切实满足老年人的照护需求。投资500余万元建成农村家宴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家庭宴会、烹饪食物的免费场所,并承办了杭州市农村家宴转型提升现场会。二是完善配套服务。目前,更楼街道居家养老中心每日供餐人数可达160至180余人,占80岁以上老年人总数的90%以上;对孤寡、残疾、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安排社工或志愿者提供免费送餐服务,极大缓解大龄老年人用餐难等问题。每月定期与新安驿站健康服务中心、更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为老年人免费提供心理咨询、身体检查、名医巡诊等服务。成立“小更哥”代跑代购志愿者服务队,为老年人免费提供代跑代购服务,实现“足不出门”就能办理业务和购买生活物品,目前,共服务长者160余人次。三是丰富精神文化。借助居家养老中心、文化礼堂、家宴中心等场所开展党建+志愿者服务,组织志愿者和街村干部表演天罡拳、婺剧、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35场,同时向老年人传授非遗文化,鼓励老年人学习书法、画画、下棋、跳广场舞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老年人的生活增加趣味性和幸福感。

二、提升发展动能,创新产业运作全链条。一是引进优质企业增收。在居家养老中心设置来料加工站,引进部分优质企业,并签订长期合作,向老年人和周边群众提供就业服务,实现“家门口”就业。目前,来料加工站已为辖区内120余位老年人解决了就业问题,老年人日收入可达30至50余元,月收入近1000元,实现年经济增收100余万元。二是创新农旅运作模式。抢抓“城南新区”“高铁新城”两大建设机遇,创新“基地+市场+企业”的新型运作模式,依托专业市场链接本地“更有味草莓苑”“蔬菜联合体”“桥岭地瓜干工坊”等生产基地,实现农产品“一键直达”市场,开通电子商务服务,加速农旅融合,助推当地农产业增收致富,相关经验做法今年在《杭州政务信息》刊发。专业市场现有摊位112个,涵盖业态23个,上半年人流量73万余人次,销售额2.7亿元,其中30%的摊位与本地农户签订购销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合作,其中部分摊位及电子平台向老年人低价服务,为老年人群体经济增收20万元。

三、探索智慧养老,便捷养老生活新体验。一是智能安防监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施数字化监管,老年人及其家属可通过下载萤石云小程序,实时观看中心监控视频,了解中心的日间照料和养老服务情况。居住小区通过安装数字化安防设备,对小区实施智能安防,提升百姓的安全感和提供更高效的物业管理服务。二是“互联网+”养老。依托建德“互联网+养老”服务系统,更楼结合“电子津贴”及实际情况,推出理发、助浴、心理慰藉、修剪指甲等服务,电视下单即可享受免费上门服务,目前已完成“电子津贴”服务200余人次。三是基层智慧治理。依托“建村钉”数字化平台和百姓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通过“建村钉”,百姓与村(社)干部能实时互动,一旦遇到突发情况,老年人及其家属可第一时间与所在村(社)的干部及街道人员取得联系,及时解决突发情况,也可随时了解街道工作动态及获得业务咨询服务。(建德市美丽城镇办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