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区樟潭街道:共绘“江”“埠”“雁”“城”“风”五美画卷


发布时间: 2022-12-08 16:53 信息来源: 省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美丽城镇建设办公室 浏览次数:

自开展美丽县城创建工作以来,衢江区樟潭街道紧紧围绕省市区总体部署,聚焦环境美、生活美、文化美、治理美、产业美,坚持高质量、全方位、多层次推动美丽县城建设迭代升级,不断赋予“五美”更多内涵和载体,共绘“江”“埠”“雁”“城”“风”美丽画卷。

一、在生态整治上下功夫,递“江”之绵延。一是以绿为本,填充生态底色。围绕一江一路,以“自然、生态”为设计理念,打造滨水十里长廊生态绿道,贯穿街江区沿江景观带公园全线,全长6.6公里,沿线设置有2万多平方米全生命周期综合运动场地,串联天后宫(省级文保点)、樟潭古埠码头、老樟吟风、乌溪流霞等十多处景点,勾画城市为底、绿道为轴、碧波环绕的水韵画卷,获评浙江最美绿道。二是以水为脉,净化城市经络。大力推进“五水共治”工作,“干部包村、党员包户”覆盖宣传,“河长制”责任全面压实,治水责任网格细化,确保监管无死角、责任无盲区。街道建成区雨污分流覆盖率100%,已通过污水零直排区验收,城乡污水处理处置实现一体化。一系列治水组合拳助力衢江三获“大禹鼎”,铂金府邸、锦江花苑B区获评全省节水型小区。三是以治为要,推进有机更新。结合全国文明创建工作,着重抓好重要点位的环境卫生整治,迎宾大道及其它主干道均实现“上改下”改造;1962幢自建房完成多轮专项整治;重点区域开展“多杆合—”“多塔合一”改造,住宅建筑立面飞线序化90000米。安装商铺监控3323个,火灾警报、违章违建监管无死角。

二、在生活品质上做文章,兴“埠”之繁华。一是夯实民生基础。结合未来社区建设,以“一老一小 ”公共服务为核心,实现全域未来社区5-15分钟生活圈,重点落实邻里、服务、治理、教育、健康场景植入,公交站点、文化活动中心、运动场地、医疗服务机构、农贸市场、学校、居家养老设施等服务设施配备齐全。二是提升功能配套。街道建成区卫生服务站全覆盖,公共厕所实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10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89平方米以上。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覆盖率100%。安装室外公共电瓶车充电桩426处,充电口2675个。三是加强平安建设。全力打造平安樟潭。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工作,上半年发放宣传折页40000张,张贴反诈地贴5000张,悬挂宣传横幅450条,点对点推送反诈骗提醒短信共5万条,辖区发案率同比下降26%。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面打响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持久战、安全隐患歼灭战、联合执法防控战,在各大交通事故频发路口安排交通劝导员,全天候24小时进行文明劝导。

三、在人文资源上续传承,扬“雁”之精神。一是旅游资源再挖掘。举办首届中国帆船城市超级联赛,并连续两年举办。高塘石恐龙化石遗址、仙岩摩崖石刻、天后宫、林维雁纪念馆等优质旅游资源再保护、再发掘。二是针灸文化再弘扬。依托优异的生态禀赋和独特的针灸文化资源,全力推动针灸康养产业的蓬勃发展。2017,首届世界针灸康养大会在街道召开,同时明确世界针灸康养大会永久性常设会址设在衢江。三是古埠文化再复兴。结合樟潭古埠文化基础,文脉助力,在街道原址处正在建设古埠文化复兴示范区,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将古埠历史文化街区与未来社区的邻里、健康、教育特色场景融合,演绎一场古今盛世的美丽邂逅。

四、在基层治理上求突破,守“城”之安居。一是构建到底到边的组织体系。4个社区31个网格重新划分为11个社区133个网格,作战单元缩小至原来的1/10。横向做到组织体系全面覆盖,纵向实现责任体系一体贯通。二是构建融合联动的保障体系。联合经信、市场监管等18个党组织,成立党建联盟,全面落实四大专项惠企政策,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上半年,限上住宿、餐饮企业销售额增速509.6%,排名全区第一。三是构建快速响应的服务体系。做实“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平台,成立11支驻企服务分队,建立5分钟内响应、60分钟内处置、1天内反馈的惠企纾困“561”机制,帮助76家企业复工复产,4000余家商贸物流主体恢复经营。四是构建高效智慧的数字体系。全面推进“人防+技防”,做细城市智慧化管理颗粒度,做实“大综合一体化”改革,推动综合执法进社区、进网格,强化全周期管理,丰富数字化手段,做好基础支撑和相关场景运用,加快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

五、在产业发展上集众智,创“风”之赶超。一是坚持要素保障。完成城中村改造一至四期,涉及4个行政村2615户6478人;城东片区征地3456亩,大路章港区二期房屋征收,40天内完成14个项目1063户2230亩土地的政策处理工作;上埠头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行动中,19天完成38户100%签约。二是坚持项目驱动。2022年度樟潭街道范围内实施类项目39个,总投资250.5亿元,长三角(衢州)预制菜产业园、浙江天泽总部大楼、交投总部大楼、中悦大厦等重点项目相继落地,为城区发展、四台边际枢纽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三是坚持产业升级。秉承“低碳”“绿色”理念。结合特种纸优势产业,以研发节能减耗技术、扩大产业能级为目标,打造了占地1200平方米,集展览、科普、体验为一体的,浙江省高性能纸及纤维复合新材料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展示厅。开展低碳绿色行动政企合作,打造低碳科普馆,展示低碳绿色发展理念,打造集智能建造、施工、运维于一体的低碳项目示范场景,同时融合低碳科研中心、项目服务中心、科普体验中心等多元化功能。(衢江区美丽城镇办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