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濮院答卷”解码美丽城镇“产业美”建设路径


发布时间: 2022-02-25 15:49 信息来源: 省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美丽城镇建设办公室 浏览次数:

近年来,濮院镇以美丽城镇建设为抓手,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双向发力,不断增强产业链韧劲,更新迭代产业能级,以雄厚的时尚产业实力撬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美丽濮院精彩蝶变。

一、市场提档,厚植时尚小镇发展根基

一是打造时尚地标。累计投入资金超百亿元,先后建成轻纺城、时尚中心等新地标,完成7个专业市场的“五化”改造提升,积极培育星级专业市场和原创型市场。启动濮院时尚主题广场规划,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一代时尚消费中心。持续放大“濮院毛衫”区域品牌效应,发布“中国·濮院指数”,举办中国·濮院国际毛针织服装博览会、中国·濮院时尚周等展会活动。

二是升级消费模式。坚持线上线下、批发零售相促进的协同发展模式。建设线上交易平台,建立物流标准化数据统计系统,推出产品发布、APP叫单、代理打包等功能。持续深化与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与天猫、蘑菇街、拼多多产业带等的战略合作关系,每年开展电商知识培训不少于150万人次。2021年,羊毛衫市场成交额1180亿元,其中线上成交额590亿元。

三是搭建创新平台。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整合科研院所、高校院校等组建创新联合体。2021年,启动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浙江传媒学院桐乡研究院。高质量打造浙江省毛衫时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企业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保姆式”优质服务。夯实人才支撑,充分发挥海归毛衫人联谊会作用,完善人才“引育留用”机制。目前,濮院拥有设计师超5000人,并与多名金顶奖和十佳设计师签订合作协议。

二、数字引领,激活产业转型强劲势能

一是拓宽质量变革路径。围绕市委“1+3+1+X”产业发展新格局,在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扩链”上下功夫,以高能级特色产业生态圈筑牢共同富裕基石。实施数字产业提振计划,积极探索“未来工厂+产业大脑”新模式,打造“数字车间”、5G智慧“云工厂”。近年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改造项目120余个,新增数字经济企业132家,高新技术企业35家、省科技型企业58家。

二是实施精准招商行动。高起点编制并实施《濮院时尚产业战略规划(2019-2035年)》《濮院时尚产业升级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与中纺联共建世界级针织时尚产业集群先行区,抢占时尚话语权。强化优质项目招引,伊芙丽、商锦、杭丝等时尚服饰项目先后落户濮院,桐港文化、天泓波控等一批数字经济项目达成入驻意向。

三是做好盘存挖潜文章。扎实开展“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行动,启动工业园区连片改造实施计划,加速“低散乱污”企业出清步伐,以高碳产业转型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推动资源要素更多流向优质企业和优势产业。近年来,累计整治“低散乱污”企业(作坊)2818家,实现小微企业入园460家,先后建成聚晟创业园、数字时尚星城等小微园区。

三、产城融合,描绘美丽濮院崭新图景

一是突出规划引领。加快打造特色小镇2.0版,在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提升城镇能级。精细做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编制工作,构建“三廊五轴、六大板块”的镇域空间结构,形成“五纵三横”的镇域道路总框架。加快“云尚濮院”数字化综合信息指挥平台开发应用,拓展智慧城市场景,推动实现绿化、管网、道路等可视化监测,以数字变革赋能城镇长效管理。

二是实施有机更新。以绣花功夫建设城镇“未来社区”,不断优化人居环境。先后完成新生集镇综合整治、永乐新村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全面启动锦苑社区项目征迁,梯次推动老城区和新城区空间优化重塑。塑造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推动古镇生态生活区功能互补、融合发展,加快实现核心景区开放运营,全面建设新一代古镇旅游度假目的地小镇,打造江南古镇旅游新标杆。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聚焦“双碳”战略,着力打造绿化品牌。编制省级园林城镇、绿地系统(行道树、防灾避险)等专项规划,完成新星大道、滨河大道等绿化项目。近两年,新建口袋公园2座,新增公共绿化面积37000平方米。紧扣省级园林城镇创建目标,计划实施中心广场景观提升、毓子港绿地等项目,推动梅泾湿地生态区规划建设,力争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35%。(桐乡市美丽城镇办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