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新闻

瑞安市住建局用“三心”做好新时代践行者 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见效


发布时间: 2022-03-14 11:32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瑞安市住建局积极投身“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群众遇到的“问题清单”变成“实事清单”,用“三心”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助推党史学习教育转换为“为民办实事”动能。

为民服务,做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

党史学习教育中,市住建局注重守好“红色根脉”、传承“红色基因”、激扬“红色动力”、砥砺“红色初心”、筑牢“红色堡垒”,将党建融入基层治理,坚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形成了一批为民服务的红色品牌。

一是“红色领航”让服务更贴心。局领导班子带领全局160名党员干部开展“三为”服务活动,领办一件民生实事、服务一批企业、晾晒一波活动,定期对接住房保障人员、建筑企业和建设项目,详细梳理服务对象的问题清单并限时销号,活动开展以来累计走访住房保障对象441户、企业196次、服务工地项目366次,解决实际问题302个。

二是“红色工地”让质量更放心。在温州地区率先推行“党建+基建”模式,开辟“红色工地”新路径,推出“1+3”工作机制,党员既是安全督导员、又是“红色工地”指导员、还是政策宣讲员,实现监管、服务、党建、质量“四位一体”,全市建成37个“红色工地”,创建省级标化工地2个、温州市级标化工地10个,通过温州标化中间验收16个,全部创成了瑞安市标化示范工地。

三是“红色志愿”让城市更暖心。全面发动18个党支部160名党员干部到自己的居住地所在社区报到,参与“幸福家园”创建工作,发动9个机关党支部党员到结对的水心社区参加“结对共建树文明”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参与服务的党员干部90人,每人每天服务4小时,志愿服务合计3600小时,共清理垃圾约1.5吨,铲除小广告600余处。开展“党员志愿情·圆梦微心愿”活动,助力群众实现“微心愿”,2021年以来,122名党员分别到所在的社区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微心愿”122个,实实在在的搭建党群连心桥。

为民筑梦,做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聚焦为民实现“安居梦”“电梯梦”“宜居梦”,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一是“安居梦”让群众住房有保障。优化公租房准入标准,降低申请门槛,扩大保障人群;重视公租房实物配租保障,对低保户、特殊病种、重残疾等家庭予以优先保障,加强货币化补贴力度,推动“租购并举”制度不断完善。目前该市政府投资公租房3270套,惠及家庭6916户,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达12.96%;累计公租房货币补贴保障对象2226户;农房救助补助2298户,发放补贴金额2620.86万元;棚改安置房已完工4682套,惠及家庭3694户,交付率98.5%;货币安置8150套,交付率100%,惠及家庭4644户。

二是“电梯梦”让群众生活更便利。聚焦电梯加装这一民生“关键小事”,主动“想实招、解难题、加压力”,通过设立“咨询和项目审批专窗”为群众提供一对一的政策解释和技术指导,同时,积极收集“一楼一策”案例,在窗口准备多种类型的方案设计文本以供参考,并编制申请书、改造协议书、日照遮光协议书等模板供群众使用。此外,多次通过媒体宣传加装电梯的申请条件、办理流程及相关事项,并提供各类表单模板下载链接。截至2021年9月,全市累计实施既有住宅加装电梯68台,其中2021年新增实施19台。

三是“宜居梦”让群众住的更舒心。通过无人机航拍、卫星遥感等数字化手段,将全市符合改造条件的55个、243.3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建筑面积、建筑类型、居住户数、配套设施等基础数据纳入动态管理数据库;投入资金1000万元,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房屋建筑承灾体普查工作,建立房屋建筑承灾体数据库,为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决策依据;利用数字化改革契机,依托浙江省城镇房屋安全信息系统,实现城镇住宅一楼一档、农村房屋一户一档,今年已完成15幢、7300平方米城镇危房改造和131户、15400平方米农村危房,新增1户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切实提升老百姓居住安全感。

为民解忧,做好人民群众的“暖心人”

聚焦群众“牵肠挂肚的事、牢骚满腹的事、经常投诉的事”,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走进矛盾,全力破解群众关切的民生难题,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心走深走实。

一是着力破解“三服务”民生难点。坚持问题导向 用心用情用力 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实际困难,切实提高服务意识,全面提高“三服务”水平。2021年7月,市住建局质监站靠前服务,主动帮助瑞安市莘塍中心区A-3-4地块项目(星海二期)因施工进度严重滞后导致无法按期交房的问题。最终,该项目在延期19个月后,于2021年7月14日正式成功完成竣工验收,解决了64户业主可能因无法按期入住而导致的社会性问题。

二是着力消除群众反映民生痛点。对“12345”阳光热线、信访投诉、网络舆情等反映的热点问题进行整理,对列入“痛点”对象的问题持续跟进,确保痛点问题有效化解。如针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住宅全装修质量问题,建立健全分户检验核查制度,制定住宅分户验收工作细则,加大分户验收监管力度,随机抽取竣工户数的1%且不低于3户进行监督核验,确保分户验收工作真实反映工程质量状况,督促房开企业严格落实首要质量责任。

三是着力梳理排查打通民生堵点。开展民生堵点排查行动,针对摸排出的征收改造、住房保障申请等民生堵点,成立了整治专班治,着力通过数字治理打通民生堵点问题。如,建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信息系统,打造“阳光征收、真情为民”的服务品牌,实现征收档案公开透明,向各被征收人提供信息查询平台,通过设置被征收人一户一码,让其查询本征收项目的各类主动公开的信息及本人相关信息。(瑞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