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海曙区多管齐下建立完善装修(大件)垃圾收运处置体系 |
||||
|
||||
近年来,宁波市海曙区逐步建立和完善装修(大件)垃圾从源头产生、预约投放、定点收运、高效处置的数字化全过程闭环监管体系。 一是规范居住小区装修(大件)垃圾投放管理。对小区装修(大件)垃圾及绿化废弃物投放点位建设进行规范性指导,改变原有粗放的装修(大件)垃圾投放方式,采取预约收集,或通过封顶密闭、分类隔断、分类标识的方式集中暂存,逐步解决装修(大件)垃圾“乱投放”、“无处放”等难题,提升居住环境。例如,2021年5月下旬,海曙区首个按照宁波市意见要求规范化设置的装修(大件)垃圾及绿化废弃物投放点在集士港镇领秀熙城小区正式建成投用。鼓楼街道孝闻社区在小区原有的卫生死角位置建成规范化装修(大件)垃圾投放点。投放点位实施密闭管理,3类垃圾实行隔断并设置标志标识,实施预约收集管理,污水纳入污水管网。高桥镇新桥社区望庐花苑小区采取“311”方式对小区装修垃圾进行源头追溯,根除装修垃圾乱堆放现象。“3”指设置3名“巡逻岗”,入户了解记录装修进度、在装修垃圾的袋子上标记户号;两个“1”指社区网格员和垃圾分类专管员,他们日常巡逻垃圾分类情况,发现装修垃圾乱扔的问题,及时与物业沟通处理。到2021年底,全区153个小区设置密闭化投放容器或垃圾房,227个小区采取预约上门收集的方式,努力实现日产日清。 二是实地走访调研,整合现有资源。2021年,根据《宁波市装修(大件)垃圾及绿化废弃物收运体系建设实施意见(试行)》等文件精神和市分类办的相关要求,对全区大件垃圾、建筑垃圾资源回收再利用企业进行实地走访和调研,拟整合全区大件、建筑、园林等垃圾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做好《关于建立和深化装修(大件)园林垃圾收运体系实施意见》等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反馈等工作。根据市专项督查通报的相关问题,督促蓝天路、石碶星光村等中转处置场地进行整改,同时按照《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政府关于建筑(装修、征迁)垃圾分拣(中转)场所建设有关事宜的备忘录》精神,做好古林葑水港等中转处置场地的新建指导工作。 三是建立装修(大件)垃圾全链条智慧监管系统。为进一步规范海曙区装修(大件)垃圾、绿化废弃物收运处置监管工作,结合前期调研摸底情况,海曙区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海曙区装修(大件)、绿化废弃物收运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根据“来源可溯、去向清晰”的要求,建立装修(大件)垃圾全链条智慧监管系统。经过前期一个多月的试运行,该系统已于2021年11月初正式运行,通过自主收运、智慧监管、资源管理,大大加强分类投放、归集、收运、处置全流程的高效化、规范化、集约化。前端建立预约收运平台,开发便民微信小程序“大件垃圾预约收运”,链接全区小区装修(大件)垃圾暂存点,实现“掌上预约”“一键收运”。打造装修(大件)垃圾智慧监管后台系统,对垃圾“投放-归集-收运-处置”全链条进行“云端”视频监控和数据监测,并结合定位系统,保证垃圾不跨区域清理。同时强化对源头、运输、场所的规范化管理,要求源头地必须按照相关条例设置暂存场所并实行密闭管理等,收运单位必须签订相关协议、安装车辆GPS等,中转和处置场地必须符合安装车辆识别系统、提供有关协议等。(宁波市海曙区垃圾分类办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