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新闻

衢州市城管委做好“强、精、实”三篇文章 推动城市管理民生工程落地见效


发布时间: 2022-03-24 14:48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2021年以来,衢州市城管委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目标,大力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十大专项”行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通过做好“强、精、实”三篇文章,推动城市管理民生工程落地见效。

“三个体系”到位,做强城市管理基础

一是组织体系到位。全面优化城管委组织架构,统筹推进城市管理各项工作;市综合执法局成立城管指导处,行使“五部”职能,即城市管理的“指挥部”、党委政府的“参谋部”、城管委的“工作部”、市区联动的“协调部”、工作执行的“促进部”。各县(市、区)相应建立城管办,配备专职人员实行“专班”运行。实行半年一期的轮岗培训,各县(市、区)城管办推荐专职人员,每期3人赴市城管办轮岗培训,提升市县两级城管办队伍实战水平。

二是制度体系到位。建立城市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文明创建融合协作机制、城市管理问题发现和处置机制、信息互通反馈工作机制等一揽子制度机制,开展城市体检、数据收集和社会满意度调查,实现城市管理“发现上报—研判协调—交办督查”和“前端规划—后端管理”成闭环。2021年,主动发现并处置城市管理相关问题230余个,办理12345投诉城市管理热点问题4831个;组织开展14次专题研究,协调解决“市区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置”“数字城管运行能力提升”“芙蓉路市实验悦溪校区周边交通拥堵问题”“吾悦广场周边乱象整治”等16项重难点问题。

三是督考体系到位。印发《衢州市城市管理指数考核办法》《衢州市城市运行评价指标体系操作办法》,实施“月考核、季通报、年总评”,建立工作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三张清单”和例会、销号、通报、评价“四项制度”,常态化开展督导工作。实行“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文明”综合考核模式,开展城市“管理指数+有礼指数”双指数考核评价,2021年开展专项督查30余次,印发考核情况通报12期。

“三项措施”到边,做精城市管理手段

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城市管理理念、手段、模式创新,高效利用资源、高效便民服务、高效改善环境。

一是“综管服平台”实现城市治理“智慧化”。在数字城管平台基础上建设市县一体平台“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集成城市管理相关基础数据、日常运行数据、相关行业数据等资源,搭建衢州市城市信息模型,形成数据汇聚交换体系;系统调研摸排全市145个城市管理相关应用场景,建设人行道秩序监管、犬类智能化管理、综合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等9个行业应用,目前该平台已进入测试运行阶段,拟于6月份正式运行。

二是“综合查一次”实现社会监管“一体化”。针对12345交办的社会投拆、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具体案例分析,依托县级行政执法协调指挥平台,开发“综合查一次”模块,以“一件事”思维开发建设违停治理、燃气管理等9个“一件事”智慧化监管场景应用,变“多头监管”为“联合监管”,变“多次监管”为“一次监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有效提高监管效率,减少监管扰企。2021年,开展“综合查一次”共467次,涉及农业、水利、自然资源等多个领域,提出整改问题1834条,部分企业迎检时间减少约70%。

三是“有礼规范点”实现市容管理“便民化”。积极拓展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管理和执法方式,推动182处有礼早餐点、27处有礼便民服务点、190处有礼装卸点规范升级,为市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在市区设置 600 余个小商品经营临时规范点,提供700余个就业岗位。枇杷上市期间,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加大卫生保洁力度,协同街道设置文明经营、有序停车温馨提示,设置50余个自产自销摊位,精准定位市容与民生两大需求平衡点。

“三个聚焦”到底,做实城市管理服务

开展衢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十大专项”行动,从居住环境改善、城市品质提升、居民生活便利三方面着手,实施31个项目、70个具体任务,包括16项城市管理民生工程。

一是聚焦小区建设,改善居住环境。探索存量资源整合利用,统筹开展老旧小区整治提升,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程、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有礼绿色社区创建工程、小区“十乱”整治工程、拆墙透绿工程等民生项目,着力改善市民居住环境。2021年,全市已建成111个回收站和1.5万平方米分拣中心,实施改造37个老旧小区,完成45个绿色社区创建,对40余个小区开展“十乱”专项整治,完成18个住宅小区拆墙透绿。

二是聚焦空间优化,提升城市品质。综合考虑公共秩序管理和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科学管理各类公共设施和空间,实施夜景亮化提升工程、城市绿化园林品质提升工程、绿道贯通工程、无障碍环境建设工程、韧性城市建设工程等民生项目,完善配套设施,优化城市功能。2021年,完成南孔古城、书院大桥等5大重要节点夜景亮化提升,实现市区重要区域亮化串联成片;全市打造6个游园精品工程,新建城绿道50公里,实施100个公共服务场所无障碍环境设施改造,新建成海绵城市4.9平方公里,建成区易涝点消除率达100%。

三是聚焦身边小事,方便居民生活。聚焦群众身边“关键小事”,坚持以人为本,以问题为导向,实施停车环境优化工程、交通拥堵治理工程、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提升工程、有礼便民点建设工程、有礼农贸市场创建工程等民生项目,实现“车快捷、人易行,有烟火、有人情”的管理目标。2021年,全市新增施划停车位3937个(公共停车位1077个),完成2条潮汐车道改造,10条“绿波带”打造,新增、更新公交车60辆,市区新改建公交电子站牌20个,新建打造南湖菜场、荷花菜场等10家农贸市场。(衢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