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分类办举办《分类与双碳背景下生活垃圾中转站改造提升趋势》云课堂 |
||||
|
||||
为有效推进全省中转站改造提升工作,有效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全面提升全省生活垃圾治理能力和水平,同时加强与河北省、山西省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面的“1对1”交流协作。3月30日下午,省分类办举办《分类与双碳背景下生活垃圾中转站改造提升趋势》云课堂,邀请到了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吴伟祥教授进行授课。 吴伟祥教授围绕政策背景、标准规范、改造提升、未来发展四个方面进行解读,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生活垃圾中转站改造提升工作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建议。 课堂上,省分类办围绕中转站改造提升行动计划的年度目标任务,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一是压实工作责任。各地全面落实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主体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二是完善功能匹配。按照“密闭压缩、降噪除臭、渗滤液处理”三个系统全覆盖的标准,统筹谋划中转站改造提升项目。三是加快改造提升。按照转运能力匹配和“一站一方案”的原则,加快推进改造提升工作,提前谋划,合理布局,统筹建设一批高标准中转站。四是做好总结提炼。总结推广中转站建设和改造提升优秀案例,切实构建与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能力相匹配、覆盖城乡的中转体系,努力打造全国生活垃圾治理先行区。 本次生活垃圾分类云课堂采取视频直播方式,我省、市、县(市、区)分类办全体成员集中观看,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垃圾分类相关工作人员在线学习,共计8000余人参加。河北省、山西省垃圾分类条线工作人员共计600余人参加,同时纷纷表示,授课形式新颖,内容详实,为垃圾分类工作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进一步强化了省级“1对1”交流协作的工作机制。(省分类办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