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住建局打造“体绿融合”宜居新名片推动城乡风貌整治提升 |
||||
|
||||
近年来,温岭市住建局紧紧围绕共同富裕目标,助力打造建设宜业宜居现代化中等城市,通过体绿结合、体绿共建,不断丰富完善配套体育健身设施,把体育健身设施建设与公园绿地、绿道网、小区等公共空间设施规划建设融为一体,达到1+1>2的效果。全力打造15分钟全龄共享、高效便捷、美景互动的邻里绿色生活空间,使城市空间动起来、活起来、美起来,提升市民的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推动城乡风貌整治提升。 一是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实现项目连片成网全覆盖。依托“口袋公园”面积较小、选址灵活、分布离散等特点,利用城市每一块边角地,在扮靓城市的同时,有效扩大健身场所辐射范围。探索建设文化传承型、城市开发型、特定功能型、节点景观型、旧村整治型等五大类型“口袋公园”,通过绿化景观改造提升和体育健身设施配备,促进绿地空间与体育文化设施的有机融合,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营造全民健身的浓厚氛围。目前,主城区内建有“口袋公园”25处,今年计划推进园林绿化提升项目13个。 二是加快绿网系统建设,实现绿道串线成环全贯通。以“绿道全贯通”为导向,因地制宜加快推进绿道网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注重景观、形成网络,将自行车绿道和道路绿化、自然景观带、人文资源等紧密结合起来,基本实现5分钟骑行或10分钟步行可进入社区绿道,15分钟骑行可进入城市绿道。充分利用河、渠岸堤和废弃地、边角地打造滨水绿道美景,以水为脉、绕山成环、串绿成网,借助锦屏片区城乡风貌样板区建设,串联起锦屏公园到九龙湖的绿道。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绿道约420公里,其中中心城区已建成绿道119公里;8个绿道项目列入今年建设计划。 三是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实现设施集点成面全开花。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加大体育设施的提档升级改造力度,通过道路改造、线路规整、停车设施、健身设施、绿化提升和文化内涵打造等方面实施改造,将综合健身器材覆盖全人群的体育健身场所,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坚持“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原则,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建议,科学合理确定建设内容和规模,重新制订2021-2025年老旧小区改造规划。截至目前,已实施主城区老旧小区改造18个,总投资额约5600万,改造总面积40万平方米,涉及户数3798户,受益人口约15000人。(温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