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浙江省生活垃圾治理十大优秀案例揭晓 |
||||
|
||||
近年来,浙江围绕“一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五年全面决胜”的总体目标,持续做优顶层设计、狠抓体系建设、强化多方共治,逐步形成了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治理新局面,全省各地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实践案例。 为总结提炼各地优秀做法,推广典型经验,凝聚改革力量,经网络评选、专家综合评定,省分类办评出“2021年度浙江省生活垃圾治理十大优秀案例”。 2021年度浙江省生活垃圾治理十大优秀案例 • 嘉兴市海宁“两型一网模式”精准管理 • 湖州市全域数字化“智治力”让百姓“获得感” • 温州市龙湾区“土地出让添前置”破解小区设施选址难 • 绍兴市上虞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研究院 • 宁波市纺织学院废旧织物“零浪费”再造中心 • 湖州市德清县“清宝宝回收” • 台州市仙居县“差异化”收费促分类提增效 • 杭州市建德“美好账本”打开乡村治理新路径 • 丽水市遂昌县机关事务局“大后勤”保障分类实践 • 金华市“六实招”破解执法办案“瓶颈” 案例简介 杭州市 建德市“美好账本”打开乡村治理新路径 建德市三都镇为打造“乡村治理”新路径,独创“美好账本”助力垃圾分类治理,从手工记账到数字记账,“积分制管理”的乡村治理新模式,鼓励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等村务管理,激活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 宁波市 浙江纺织学院废旧织物“零浪费”再造中心 宁波作为服装大市,产业发达,市民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织物更新换代也很快;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宁波市唯一一所以纺织服装为主题专业的高等职业学校,结合专业特长,与地方政府机构紧密合作,成立“宁波市废旧织物创意再造研究推广中心”,设计了以“零浪费”为核心理念的形象标识“0+”,开展废旧织物创意再造及推广,在垃圾分类领域积极贡献一个专业院校的智慧与行动。 温州市 龙湾区“土地出让添前置”破解小区设施选址难 在2021年5月1日全省《新建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置标准》正式实施前,温州以龙湾区为试点,抢抓契机,先行一步,完善新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破解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选址难、落地难问题。 湖州市 湖州市全域数字化“智治力”让百姓“获得感” 湖州市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急用先行”的原则,顶层设计城乡垃圾分类数字化蓝图,在循序渐进中强化垃圾全生命周期管理,在迭代升级中缩小城乡差距,不断增强政府“智治力”、百姓“获得感”。 德清县“清宝宝回收” 德清县为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以较低的财政支出,培育了德清本土的全市场化运行的再生资源回收团队——浙江清保保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利用信息化技术打造“回收品类全、回收范围广、回收服务优”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嘉兴市 海宁市“两型一网模式”精准管理 海宁市将垃圾分类优化提升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紧密结合,统筹城乡、联动发展,建立起了城镇撤桶建箱智慧管理、农村互联网+智慧收运两种模式融合于一张智慧网的精准管理模式,数字赋能提升源头分类成效,创新驱动完善分类体系,全域统筹推进高质量持续发展,实现了由量变向质变的蝶变跃升。 绍兴市 上虞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研究院 上虞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研究院整合政府、高校、社会、企业等优势资源,致力于打造“产、学、研、用”于一体、别具特色的专业型科教中心。通过理论研究、技术研讨、课题调研、活动策划、宣传推广、业务培训、社会实践等方式,对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等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研究,打造智能化、精准化、减量化、清洁化管理目标的可追溯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模式,形成多部门联动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质量持续提升,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上虞模式”。 金华市 金华市“六实招”破解执法办案“瓶颈” 近年来,金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紧扣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的全链条闭环体系建设,坚持“办案为先、以罚促管”,有效的破解了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缓慢、监管力度不足、群众关注不高的“瓶颈”。2018年7月至2021年11月,金华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累计查办垃圾分类案件12.7万件(一般程序案件2.1万件、简易处罚案件10.6万件),累计处罚金额3065.9万元,公开曝光垃圾分类典型案例2973例,提请信用惩戒违规单位(个人)6286例,执法办案、公开曝光、信用惩戒力度均稳居全省首位。 台州市 仙居县“差异化”收费促分类提增效 2020年5月以来,仙居县按照“谁污染、谁付费”原则,制定出台《仙居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全省率先探索推行差异化收费制度,倒逼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实现垃圾分类精细化治理。目前全县生活垃圾总量源头减量8107.34吨,同比减少7.8%,其中易腐垃圾处置量占生活垃圾总量比例同比增加3.6%。 丽水市 遂昌县机关事务局“大后勤”保障分类实践 遂昌县机关事务保障中心立足后勤保障职能,以“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为工作方向,积极引导、多措并举、持续发力、凝聚合力,完善工作全链条,积极打造集中办公区域示范点位,制度标准日益健全,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分类实效显著提高。 (省分类办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