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浦镇:描绘杭州湾北岸和谐生态新港城的最美风景


发布时间: 2022-04-25 09:16 信息来源: 省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美丽城镇建设办公室 浏览次数:

近年来,嘉兴港区乍浦镇高质量发展迸发出强劲动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连续四年进入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行列,先后获得国家卫生镇、国家园林城镇、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都市节点型美丽城镇省级样板、浙江省文化强镇、浙江省AAAA级景区镇等荣誉,乍浦地名入选浙江省千年古镇地名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美丽城镇建设全面推进,“五美”蓝图逐渐变为美好现实,杭州湾北岸和谐生态新港城已现雏形。乍浦居民移步皆是景,满目好风光,从“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都市节点型美丽城镇的“一站式”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改善“生态绿”,生态惠民环境美

金海洋大道成功创建省级绿化美化示范路,汤陈绿道和滨海栈道入选嘉兴最美绿道,汤山公园入选嘉兴最美公园,口袋公园一期工程获评浙江省“优秀园林工程”奖银奖。雅山中路创建省级最美街区。全年新增绿地8.62公顷,新增公园绿地5.3214公倾,新增绿道长度总计12.4公里。创建2个省级节水型单位和2个省级节水型居民小区。在“无异味企业”“无异味园区”创建中,首创“民间闻臭师”机制,组建了一支由“两代表一委员”、环保专业人士、化工园区职工等组成的“民间闻臭师”团队,每周不定时开展巡查,通过老百姓的鼻子评价治理成效。

提升“生活金”,共享乐民生活美

加快重大标志性项目建设。会展中心、文体中心、中央公园(一期)已建成投入使用,成为港区城市发展新地标。老盐仓文旅项目、西河下埭、古城墙遗址公园、芭篱坤历史文化街区精彩呈现,市场路大桥建成通车,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项目(港区段)工程建设进入快车道,牌楼头未来社区启动插花式改造。

加大医共体改革力度,平湖二院与上海市东方医院开展合作办医,两个院士工作站先后落户,完成养老服务中心公建民营改革,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全覆盖,启用“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加大城乡有机更新力度,城乡危旧房屋实现动态清零,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实现全覆盖。

狠抓“经济蓝”,兴业富民产业美

围绕化工新材料产业,推动产业向纵深发展。以国家级化工新材料园区为平台载体,园区内一个“千亿”产业集群正在崛起,形成了以绿色化工新材料、航空航天临港现代装备、氢能产业为核心的“2+1”产业布局。2021年,实现生产总值(GDP)209亿元,可比增长6.1%;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960.7亿元,同比增长33.3%;规上工业增加值165.2亿元,可比增长7.8%;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7.1%,列嘉兴市第一。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7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29.2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7亿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72534元,同比增长9.7%,列嘉兴市第一。

乍浦港以打造长三角海河联运枢纽港为抓手,全力提升港口能级,202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1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95.57万标箱,2021年,嘉兴港跻身全球百大集装箱港口第89位。嘉兴综合保税区获2021年度全省海关特殊监管区先进单位,全年累计实现进出口120亿元,在2020年度全国134家综合保税区绩效评估中列27位,较2019年晋升20名,居全省第三、全国B类综合保税区第一。

传承“文化青”,魅力亲民人文美

一处处历史遗迹,承载着古镇千年的记忆;一项项非遗,展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场场文化活动,点燃了群众文化热情。文体中心、会展中心、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滨海栈道、西河下埭等一批文旅景点逐渐成为居民日常休闲好去处。每两年举办“山海文化艺术节”系列文化活动,打造“山海文化”品牌,创作了一批乍浦故事和特色节目,开展“乍浦十八鲜”七进活动,打造“乐享文旅”品牌。

聚焦“革命红”,善治为民治理美

首创连心“三必到、七必访”工作机制,同时深化数字赋能,开发“连心港”应用场景,建好“民情收集站”,实现走访问题闭环管理。通过推行“三必到、七必访”机制,党员干部在村(居)民“人生七件事”的重要时刻第一时间走访探望,实实在在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嘉兴市美丽城镇办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