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市民安居新风貌 杭州累计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7.8万套(间) |
||||
|
||||
近日,钱塘滨和花园、西溪北苑人才公寓、德胜东路环卫集体宿舍等项目完成保障性租赁住房认定,截至目前,杭州累计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82个、涉及房源7.8万套(间)。 自2021年6月国务院提出“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促进解决好大城市新市民、青年人住房突出问题”以来,杭州积极响应、全面部署,坚持“政府支持、市场参与、供需匹配”基本原则,高质量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形成“多主体投资、多渠道供给、多政策支持”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新局面,在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市场、提供优质居住环境、缓解职住不平衡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小户型、低租金”精准满足市场需求 结合新市民对“小户型、低租金”的租赁需求, 杭州研究制定了《杭州市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房源筹集任务、渠道、户型、租金等具体内容,为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提供制度支撑。 目标设定上,结合全市范围内空置存量非住宅房屋、产业园区职工宿舍等存量土地、房屋摸底调查情况,确定“十四五”期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3万套(间)的目标任务;筹集渠道上,在国务院文件规定5种筹建渠道基础上,新增支持利用村级留用地建设,利用地铁和公交停保基地等上盖物业新(改)建,利用闲置安置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设的3种筹建渠道;房屋户型上,明确住宅型不超过70平方米,宿舍型以20~45平方米的户型为主,一般不超过50平方米;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评估租金。 制度保障、数字赋能 稳步落实筹集任务 为了更好地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建设,建立了市、区两级保障性租赁住房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租赁管理等政策,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保障性租赁住房全流程管理。 任务管理方面,确定到2022年底实现累计筹集房源14万套(间)的目标任务,并将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纳入省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督促指导各区预报送项目信息;项目认定方面,研究拟订《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指导意见》,建立“企业申报、区级认定、市级备案”的三级管理流程;运营管理方面,研究起草《保障性租赁住房租赁管理办法》,明确租赁主体、租赁房源、房屋备案、租赁价格、项目监督等保障性租赁住房运营管理要求,并开发集“计划管理、项目认定、运营管理”等管理功能为一体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系统。 政策优惠、资金奖补 助推打造惠民工程 根据国务院“政府给政策、市场做主体”的要求,杭州重点从水电气费用、金融支持、资金补助等方面完善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配套政策,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 水电气优惠方面,推动实现税费、民用水电气等支持政策落地。其中蓝领公寓用水、用电、用气价格已按照居民标准执行;通过出让租赁专项用地建设人才专项租赁住房,在商品房小区配建自持商品住房用于租赁,保障承租人享受民用水、电、气价格,并可享受商品房小区相关公共配套资源;金融信贷支持方面,主动对接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6家银行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提供金融信贷支持;专项资金支持方面,利用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为契机,将蓝领公寓、人才专项租赁住房纳入奖补范围,切实减轻筹建运营主体资金压力。 杭州将继续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租购并举”的定位,高质量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完善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升级管理系统,推动实现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数字化、标准化、规范化,确保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早日竣工、交付使用,为高质量发展争创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贡献租赁力量。(杭州市住房保障管理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