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新闻

德清县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打通美丽风景、美丽经济双向转换通道


发布时间: 2022-04-06 09:04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自去年以来,德清县通过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有力地加快了土地流转,真正让土地“流”出了活力、“转”出了后劲,进一步加速了产业发展,有效打通了美丽环境向美丽经济转化的通道,增强了村庄的造血功能,激活了德清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以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莫干山镇五四村为例,通过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走出了一条美丽风景、美丽经济比翼齐飞,促良性循环的新路径。

“风貌提升”塑造好“美丽风景”

德清县在全省率先实施“全域化”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各部门左右互通、上下联动、共同推进,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新风貌新形态。

洛舍镇东衡村以城乡风貌整治提升为契机,结合美丽乡村精致小村建设,开展系列立面改造、集中停车场建设等民生工程,推广“四微”园建设,将房前屋后打造成微田园、微菜园、微果园、微庭院,努力做到“十米一景”“百米一园”“开门有景,推窗见绿”。同时依托本土孟頫文化打造占地30余亩的东衡文创园,把赵孟頫管道昇艺术馆、尚书街等串点连片,打造文化传承、研旅融合的旅游目的地。

莫干山镇五四村总投资约1.2亿元,通过建设提升游客接待中心、智慧乡村、“花开五四”工程,实施农户围墙拆改、庭院和景观提升,改造五四公园、乡村集市、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幸福邻里等10余个重点项目,形成了“花开五四、悠然人居,现代田园、未来乡村”的发展前景。

“美丽风景”转化好“美丽经济”

好环境引来金凤凰,通过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加速土地流转,吸引了大批农业、旅游企业的入驻,让老百姓大大尝到了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带来的甜头。

洛舍镇东衡村通过城乡风貌整治提升为推广规模种植、特色种植、规模经营和乡贤回归创造了有利条件,全村规模流转土地6016亩,共引进农业种养殖公司和大户31个,形成多个特色精品农业产业项目。如,引进先丰农机、百源康生态农业等企业,农用地产出效益约3008万元,农户每年可获得租金收益共约661万元。另外,东衡村通过利用369亩低效闲置建设用地打造“中国钢琴特色小镇”,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造出租厂房的方式开展多村合作经营抱团发展集体经济,主要以钢琴产业、木制品产业为主,截至2021年底,众创园总产值已达3亿元,村集体租金收益1000多万元。

莫干山镇五四村以城乡风貌整治加速土地流转,升华土地文章,将农民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连片出租给农业企业或种植大户,农户收取土地租金,真正实现了土地手牵手、农民双收入、农业高效益。目前,村里的2000多亩农田100%流转,相继引进了萧山红枫基地、德华速生杨基地、仙人掌基地、葡萄基地、花卉基地、优质水果基地等7个生态种植项目。同时五四村结合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把花花世界亲子游、国香兰花园、荣泽水果采摘园和瓷之源体验馆等一大批分散的乡村休闲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将农事活动、农业观光等可参与性强的项目揉合到了农家乐休闲旅游中,对树野、陌野、香樟树下、梦溪彼潭等38家精品民宿进行规范化管理,充分挖掘特色产业、自然资源和人文积淀,将整个村子打包成一个大景区,形成了休闲农业体验游、红色党建游、高端度假游为主打的乡村旅游线路。截至2021年,五四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万元。

“美丽经济”经营好“美丽风景”

通过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德清县从盆景变风景,呈现出了神形兼备、丰盈充实的全域景区化格局,裂变出了“绿色”的经济能量。绿色经济的产出又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带来了建设资金,更好地推动美丽风景打造,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子,促进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洛舍镇东衡村以沿线美丽乡村为串联节点,以基础设施提升、特色文化提炼、农旅产业提效为主导,持续深化风貌提升。重点拟投入3000多万元,加速3200亩绿色农田建设试点,将农田建设成为浙江省现代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保障基地和洛舍镇东衡村产村融合创客孵化基地,加速打造风华秀美、特色鲜明、产业兴旺的风貌样板。

莫干山镇五四村计划投资300万元,着力实施沿线节点提升改造、二绕桥下空间提升等项目,完成一批关键风貌特色带打造,文明宜居的城乡风貌进一步凸显。(德清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