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以全域未来社区建设为抓手 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均等可及 |
||||
|
||||
近年来,衢州市围绕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紧扣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以全域未来社区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城市赋能十大专项行动,以“三化九场景”的未来社区建设理念打好老旧小区、公用市政、园林环卫等组合拳,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可及,加快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老旧小区焕新颜 聚焦中心城区部分区块房屋破旧、设施短缺、人居环境差等突出问题,结合城市体检报告,科学编制《衢州市区城市更新规划》及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家具设计、多杆合一、多箱合一、无障碍环境设计等技术导则,高质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整治、危旧房治理、低效空间改造,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确保“多改合一、一次建成”,打造5-10-15分钟幸福生活圈。目前,全市共有23个项目纳入省级四批未来社区创建试点,累计改造老旧小区390个,涉及改造户数12.08万户,栋数4966栋,建筑面积1206万平方米,逐步实现城市形态换新、业态更新、管理创新。 园林绿化塑精品 编制《衢州市公园体系发展与保护专项规划》《衢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1-2035)》,全面开展拆墙透绿、公园绿化底层治理、绿化微提升、文化小品进公园等4大行动,改造绿地约71.88万平方米,230家单位(小区)拆除围墙2万米、建成口袋公园47个,着力让市民“开窗见绿、出门见园”。目前,衢州市区及下辖4个县市均为国家园林城市(县城),拥有省级园林镇2个,全市建成区绿地率38.6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08平方米,县级以上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14%,走在全省前列。 绿色出行密路网 以“职住平衡适宜、出行选择丰富、设施智能便捷”为目标,深入推进城市综合治堵工程,健全“轨道+公交+慢行”绿色出行网络,全市城市道路达667条、面积1488.26万平方米,城市桥梁达184座,公共停车位6.8万个,建成区路网密度提升至8.92公里/平方公里。编制《衢州市中心城区过江交通综合评估》,规划新增 15条通道、桥梁,完成荷一路过江通道等立体交通建设,有效缓解过江难问题。同时,全面推进万里骑行绿道网络建设,构建全域绿道,万人拥有绿道长度增长至2.8公里,其中沿江美丽公路绿道串联29个乡镇、3个省级特色小镇和8个3A级以上景区,有效带动沿线风貌提升、产业开发和环境整治。(衢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