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房屋安全隐患巡查(自查)手册》发布会答记者问 |
||||
|
||||
能否介绍下当前我省基层治理网格员队伍情况?在建立健全房屋使用安全常态化、网格化管理制度方面,网格员能发挥哪些作用?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省委政法委二级巡视员郑曙鸣:截至目前,全省共划分基础网格6.1万个,有专兼职网格员33万余人,初步构建起全省“一张网”的网格治理组织网络体系。 网格员在房屋使用安全方面主要发挥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网格员通过安全排查和日常巡查,发现并上报了一些安全隐患,防止或减少了危及群众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事故发生;另一方面利用走访串户的机会做好房屋安全使用的宣传工作,增强老百姓的安全意识,起到避险降灾的作用。 我省自2015年以来,就把房屋安全排查和巡查工作纳入了网格化管理,现在绝大多数乡镇(街道)都按照《浙江省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在住建部门的指导下,以老旧房屋及危险房屋为重点,组织开展了专项排查和日常巡查,发现并上报了一批安全隐患,得到了有效整治,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在具体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网格员的能力水平与房屋安全隐患发现专业性比较强的要求不匹配,同时网格员流动性大,培训没有及时跟上等。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全覆盖、常态化、精准化的管理要求,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要以今天发布的《浙江省房屋安全隐患巡查(自查)手册》为契机,请县级党委政法委与住建部门做好对接,加强对手册的学习培训,提高网格员发现问题的能力,找准安全隐患,及时上报信息;另一方面,要将房屋使用安全网格巡查工作,纳入“141”基层治理体系,将网格员在排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流转给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努力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现在全社会都在关注房屋安全,担忧所住的房屋是否安全。那么在房屋倒塌前,一般会有哪些征兆? 房屋安全专家、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员 王柏生:房屋倒塌前的征兆很多,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地面突然下陷、空鼓或者是裂缝突然加大的迹象;二是承重柱、梁、板或墙体出现严重裂缝,产生大的变形,木构件或连接部位严重腐朽;三是墙体或天花的批荡层突然大面积剥落、脱落;四是房屋突然发出异常的声音,如门窗的“噼啪声”“喳喳声”等。 老百姓在发现房屋安全隐患后可通过哪些渠道反映? 省房屋使用安全管理中心主任 包立奎:为加强我省房屋使用安全管理,及时发现房屋安全隐患,我们欢迎广大群众向各地建设部门提供安全隐患线索,主要包括:一是房屋存在明显倾斜、变形、裂缝等安全隐患,或经鉴定为D级危房但未拆除的;二是私设夹层、擅自搭建等违规增加房屋使用荷载,或野蛮装修、破坏承重墙,随意改变房屋使用功能的;三是未依法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对城镇既有公共建筑进行改扩建,无审批手续、无资质设计、无资质施工、无竣工验收,或未按照设计方案施工,擅自拆改房屋主体结构或承重结构的。反映的渠道包括向当地建设部门电话反映、举报等,也可通过社区网格员、物业人员等反映。(厅房产处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