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四个维度”高质量推进城乡未来社区建设 |
||||
|
||||
作为全省率先开展未来社区试点创建的地市,在试点创建未来社区的同时,衢州市在全省率先同步启动未来乡村建设,推进城乡社区协同发展,加快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目前,全市已申报创建未来社区 4 批共计 23 个项目,试点创建个数居全省前列,总投资 413.55 亿元,已完成投资96.18亿元;未来乡村已申报创建 2 批共计 32 个项目,计划投资 18.7 亿元,已完成投资 8.6 亿元。 全域创建提升共享度。按照“中心城市建成区全域覆盖、县城建成区实现基本覆盖”的目标,编制完成全域未来社区布点规划(一图一表一书)。其中,市区以 0.5 平方公里左右覆盖范围,原则上不打破街道行政边界,采用分级、分类、分期的规范策略,将市区划分为70 个社区,并配套制定了分步实施的计划,县(市)参照执行。乡村以“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为主轴,落实城乡风貌管控要求,在“1+4+1”乡村规划体系的引领下,明确“十四五”期间要打造100 个未来乡村,并联动300个以上的人缘相亲、地缘相近、产业相融的周边美丽乡村组团式、片区化发展,形成共同富裕联盟。 场景应用提升满意度。聚焦“十二个有”和“九大场景”的应用需求,坚持因地制宜,不贪大求全,合理配置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和托幼等场景。目前,各社区按照“2+5”公共服务设施标配的要求,结合各区块自身实际,以街道级的邻里中心和社区级的“邻礼汇”社区服务综合体为中心,突出“一老一幼”群体需求,大力推进各类场景建设,努力构建 5—10—15 分钟幸福生活链圈。如斗潭未来社区依托南孔文化,引进南孔书屋,配置幸福学堂、幼儿园,通过引进专业的教育机构,对接社会组织等,提供生活技能、艺术和职业技能等培训课程,覆盖 3 岁以下至 60 岁以上全龄段教育需求。 数字赋能提升便捷度。未来社区建设以“县乡一体、条抓块统”为统领,充分发挥数字赋能的基层治理作用,让管理更加精细化、智能化。通过未来社区“邻礼通+IOC”数字化平台,以“制度+技术”的数字赋能,破解小区“陌邻难、自治难”等问题,实现小区智慧自治,曾经困扰小区管理的高空抛物、乱停车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平台实时发现处理。目前“邻礼通”C 端已有 30 余项应用,全市在“邻礼通”平台上缴纳物业费 700余万元,处理报事报修1.47 万余件,问卷调查参与达 3万多人次,C 端日均访问 3 万多人次,实现了整体智治,全域低本复用。 治理变革提升参与度。坚持党建统领基层治理,聚焦社群营造,打造“红色物业联盟”未来社区版,并以百姓需求为导向,制定新时代邻里公约,构建个人积分体系,结合衢州有礼指数,生成社区有礼指数,营造共建共享的社区生活共同体。同时,围绕全龄段居民兴趣爱好,建立兴趣类、服务类和治理类三大类社群组织,开展各类系列主题社区活动,激发社群活力,促进社区自治。如礼贤未来社区已建成8个社群,举办超过 20 场社群活动,在丰富居民休闲娱乐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社区基层治理的参与度,实现了以人为本的全面融合。(衢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