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镇激发镇村协同发展新动能 |
||||
|
||||
近年来,大洋镇以打造农业特色型美丽城镇为目标,压茬推进设施、服务、产业、品质、治理“五大提升行动”。 一、完善配套,打造“引得来、留得下”的美丽城镇 一是抓基础,城建品质更高。建成总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的安置区,安装兰苑新村、恒德家苑2个安置小区的智慧安防设施,扎紧平安“篱笆”。完成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和大中修20.7公里,为8个村1万余名群众畅享交通提供便利。投资1000余万元完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获评2021年杭州市五水共治“二十佳”乡镇,并同步推荐省级优秀镇街。二是重长效,环境塑造更美。聘请美丽城镇设计师把关集镇建设,常态化坚持路长制、河长制工作法,累计动员2300余人整治提升点位470余个,清理生活垃圾4537吨。大力保障垃圾分类回收处置,分区定时定点上门收集,投入350余万元更新垃圾中转站压缩设备、新建再生资源回收站,实现垃圾终端处置的资源化、无害化。三是搭平台,创业氛围更浓。打造集特色餐饮、娱乐、观光、休闲文化为一体的滨江风情商业街,沿街建成农创客中心,为返乡青年提供众创空间,吸纳10个团队80余人加入创业队伍。如,新源村返乡青年扎根农村社区团购,年销售额达1200余万元。“80后粮二代”蒋冬获评2021年第十三届“最美杭州人——十佳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二、提振产业,打造“出精品、增效益”的美丽城镇 一是招才引资,发展动能充足。积极推动政企校三方合作,浙大、浙江农林等高校在大洋设立博士后工作站3个、省级以上研究院2个、省级种植业示范基地1个,助推鲁塘枸杞栽培标准化,成功研制绿洲二号新品,亩产突破1000斤。引进总投资千万元以上农业项目2个,其中亿元以上农业项目1个,目前全镇有杭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2021年农业总产值较去年增长10%。二是智慧加码,产品管理精细。在三河红美人基地、鲁塘枸杞园、河源生态养殖等种养基地建设智慧大棚500余亩、安装监控200余处,产业园智检数据接入乡村小脑平台,动态反馈归集空气温湿度、土壤、光照等数据,实现远程操控半自动化生产和产品溯源。下游配套冷链仓储运输,并通过华数浙江、杭报集团等单位实现网上销售及杭州主城区宅配。三是彰显特色,文旅融合出彩。挖掘红色资源,拍摄纪实片《铁血兰水》,推出串联童祖恺故居、卓兰芳纪念馆等7处红色景点的研学路线,丰富垂钓节、农事体验节等活动形式,实现双童烈士动漫形象、稻草人编织等风情小品和DIY课程推陈出新,吸引游客36.7万人次,接待亲子团429个、研学团58个,连续四年开展万人太极活动,吸引200余万人在线观看网络直播,2020年获评“省太极拳之乡”。 三、服务群众,打造“优治理、共富裕”的美丽城镇 一是入户上云,精细治理暖人心。创新“群众跑变干部跑”的“网组+反向跑”社会治理品牌,网组成员主动入户发现问题,村镇专班跟进解决给予正向反馈,累计开展线上调解72件,调解成功率98%。作为杭州市建委“乡村小脑”建设的先行试点镇,倾力打造14个管理模块和20个应用场景,实现“吃住行游购娱”一键直达、医疗求助一键连通、民情收集一键反馈,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的数字化一体化水平。二是兼顾长幼,公共服务更舒心。扩建大洋中心幼儿园,通过“浙江省二级幼儿园”复评,三河小学获评浙江省“多种形式校内劳动”试点学校。丰富医养服务形式,镇中心卫生院新设针灸及中医药科,家庭医生每月主动上门服务。新建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卫生院同步建立老人健康档案,将医疗资源辐射到养老院。三是村企携手,红利共享得实惠。探索“规划共谋、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村企共建发展模式,提升村级造血功能。如立扬生态与鲁塘村合作种植枸杞126亩,通过股份、服务、劳务、租赁四联结方式,村民共享规模种植的溢出效益;柳村有机蔬菜核心区联片种植面积90亩,带动30余户农户就地参与蔬菜的种植、加工、销售,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达9.9%。(杭州市美丽城镇办供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