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新闻

杭州市全力做好城市桥梁安全运行保障


发布时间: 2022-05-26 08:45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杭州市城管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深刻汲取兄弟城市桥梁坍塌事故教训,把桥梁安全托底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并举,织密桥梁保护“安全网”,确保全市桥梁设施安全运行。近3年来,累计投入养护资金4.1亿元,发现和消除隐患问题5000余处,攻克技术难题19项,出台地方标准5项。

统一标准、完善机制,规范养护管理

健全管理机制。一是全面摸底建档。认真做好全市城市桥梁数据排摸统计,全市160余公里高架桥梁、2450余座城市桥梁、50余座人行天桥城市桥梁全面完成资料建档,实现“一桥一档”基础信息台账入库。二是细化管理标准。研究制定《杭州市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程》《杭州市高架道路养护技术规程》《城市道路桥梁除雪作业技术规程》《城市桥梁养护管理规范》等规范,确保制度建立健全,实现有章办事。三是规范运作机制。建立市区两级城市桥梁管理联络机制、专项例会制、通报制,上下联动,推动副城区和县市的监管标准与主城区接轨对标,实现“一套标准管行业”的目标。

加强安全检测。一是规范检查检测。以落实城市桥梁三级检测评估制度为抓手,2021年全年完成城市桥梁常规定期检测2444座,结构定期检测567座,特殊检测16座,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推动了全市桥梁检查检测工作全覆盖。二是加强业务培训。组织各地举办行业知识培训和技能比武,开展“四新”技术推广和业务交流,2021年举办了栏杆改造技能比武和桥梁养护知识培训。三是强化建管衔接。参与新建桥梁方案、初步设计审查及中间检查和竣工验收,建立反哺机制,提出意见建议反馈建设主管部门,确保城市桥梁建设与管理有机衔接。

坚持规划引领。一是认真贯彻《杭州市城市桥梁养护管理中长期规划》(2008年-2020年),通过任务分解、目标分段,扎实有序推进工作落实。二是推动城市桥梁养护市场化,市场化程度达到95%以上;在上城区彭埠立交桥下、拱墅区登云大桥下、西湖区古墩路跨线桥下等地布设养护应急基地,实现主城区全区域覆盖。三是总结前期经验,编制下一轮中长期规划(2021年-2030年),提出城市桥梁合格率100%目标,进一步完善制度化、专业化的桥梁管养模式,建立科学的长期服役性能评估分析体系,更好引领杭州桥梁设施安全运行。

整改问题、消除隐患,夯实安全基础

消除安全隐患。一是对修建年代久远、存在安全隐患的危旧桥,落实专项资金开展专项整治,对不合格桥梁建立“销号制”。目前不合格桥梁数量已由2019年的15座减少到2座,力争5月底前清零。二是推进桥梁护栏升级改造,已完成临丁桥、西塘河桥等122座城市桥梁二类护栏提升改造,超过省厅25座目标任务,在全省城市桥梁护栏提升改造评比工作中取得第二名。三是实施桥下空间专项整治,清空、拆除清泰立交、育苗立交、中河立交等10处桥下仓库和违章搭建,加强桥梁安全保护区施工监管,督促施工方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办理行政许可。

控牢安全源头。一是严格超限车管控,2020年以来,分别在复兴大桥、北星桥、康桥路运河桥试点建立车辆动态称重系统,目前,共计监测到超过49吨的车辆1.2万余辆,查处未经审批违章运梁板车辆50余次,起到一定震慑效果。二是推行高架全封闭养护,解决各养护单位协同作业问题,提升养护作业效率,保障作业人员安全,实现安全事故“零”发生。三是建立完善应急预案修订、评审、备案等制度,定期开展应急演练,规范应急预案制定和管理工作,每年开展一次特大型桥梁防恐应急演练和抗雪防冻应急演练。

创新管理方式。一是制定杭州市地道(天桥)“321防疫工作法”,督促养护单位做好养护人员防疫、风险地区人员集中隔离等各项措施,保障养护人员、管理人员安全及设施正常运行。二是开展钢桥面铺装维修加固、沥青路面含砂雾封层、超表处等预防性养护课题研究,并制定相关工法,《组合结构桥梁分析控制理论及其关键技术》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三是在设施量逐年增加、管理人员不足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桥梁设施养护监理制度,结合我市实际,试行桥梁设施养护监理制度,引入专业监理公司,辅助开展相关工作。

数字赋能、实时主动,提高管理质效

多维研判建立智控模式。一是在重点保护桥梁设施安装高清监控探头,接入智慧市政系统,落实24小时全天候电子巡逻制度,实现设施动态状况可视化,确保发现问题及时处置。二是在复兴大桥试点GIS(地理信息)+BIM(建筑信息模型)+VR精细化管理平台,实现在虚拟场景中掌握桥梁结构构造形式、发生病害类型及规模、查看结构构件应力云图,深入了解结构实际状态。三是在拱宸桥、老德胜桥等试点安装桥梁防船撞主动预警系统,部门联动,监控通行船只的高度和航迹,精确判定船只位置和行驶路线,通过喇叭喊话、灯光闪烁、信息提示等形式,预警偏航船只调整航线。

泛在感知赋能智慧管理。一是以省市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加快推进城市桥梁数字化建设,建立我市智慧市政系统,目前该系统已纳入省住建厅第一批试点单位,以期实现桥梁设施养护管理由被动御防向主动防控的转变。二是更新感知设备,对复兴大桥、九堡大桥等结构健康监测物联网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实现市政设施上各类案件问题及时发现、安全及时预警、事件及时处置。三是通过数字赋能推进桥涵保护区施工审批,要求参建单位开展城市桥梁结构监测,防范桥涵保护区域内施工影响桥梁安全。今年以来,办理桥涵保护区域内施工审批40余件,有效保护桥梁安全运行。(杭州市城市管理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