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新闻

宁波象山用好“加减乘除”解难题 注重“风貌”协同提品质


发布时间: 2022-05-31 15:08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象山县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充分发挥“山海壮阔、滩涂岛礁、滨海城区、渔港风情”的资源禀赋优势,坚持“立足本底、补齐短板,适度设计、精细建设”的总体理念,融合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擘画“山海风貌、田园风光、半岛风情”美美与共的万象山海图卷。

运用“加减乘除”解题,形成风貌整治提升的“象山思路”。秉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的理念,做到最小程度干扰自然,最大限度展示自然。一是对基础设施做加法。提升主要道路品质,在自然风貌优越的区域适当打造步道、驿站、观景台等配套服务设施,以期更好地贴近自然、展示自然。二是对影响环境美观的点位做减法。清理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的广告牌、线乱拉、临时堆放、违章搭建,对风貌较差的建筑、设施等进行改造提升。三是对数字赋能、文化赋能做乘法。结合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构建数字化治理系统,强化风貌区文化品牌,推进统一标识建设,公共艺术植入。四是对裸露山体、污染源等难以治理的环境问题做除法。推进岸水同治、裸崖修复、滩涂修复、山林修复、驳岸生态化处理,实现风貌区整体大美。

注重“风、貌”协同提品质,努力实现风貌整治提升“内外兼修”。“风”即风俗、民风,风貌整治提升“貌”为表、“风”为里,风貌区建设在塑造“貌”的同时,也要重视“风”的发掘与打造。一是聚焦民俗传承,活化非遗文化。象山县“潮隐海山”蟹钳港县域风貌区建设充分挖掘当地“二月二”“五月廿七”、宁波走书等非遗文化,打造乡情文化馆、非遗文化传承所等非遗文化展示空间,联动当地非遗传承人形成环蟹钳港区域非遗文化地图。二是倡导保持本色,活态展示人文。倡导各相关乡镇将当地居民滩涂劳作、晒苔条等日常生产生活行为作为最好的风貌活态展示,不能因风貌区的建设而受干扰。三是强化产业支撑,完善共富图景。结合蟹钳港区域文旅产业发展,推进“花墙火龙果基地”“灵岩山滨海森林运动智谷”“墩岙未来乡村文旅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发展特色民宿产业,打造渔船餐厅、特色餐馆,切实拓宽增收渠道,打造共富样板。

象山县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用好“加、减、乘、除”解难题,注重“风、貌”协同提品质,努力打造全省城乡风貌典范城市,为我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提供一个“山海万象”的滨海特色样本。(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