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住房公积金中心贷款“不见面” 助力个人碳账户体系建设 |
||||
|
||||
衢州市住房公积金中心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积极主动开展数字化改革,用真情办实事,聚焦住房贷款“关键小事”民生大事,协同人行、法院、房开等12个部门和13家合作银行,创新推出公积金贷款“不见面”应用场景,率先在全国实现公积金贷款和商业(组合)贷款全流程线上办理。截至4月20日,全市公积金贷款“不见面”已受理1943笔,公积金贷款金额8.44亿元,商业贷款金额10.05亿元。 积极主动,融入碳账户碳金融。公积金贷款“不见面”上线后,办事群众办理贷款不用再前往办事大厅,不用携带征信报告、购房合同、首付发票等材料,也不用填写承诺书、申请表、贷款合同等近40张表单并签名手印各15次,只需足不出户在手机上即可办理,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贷款“不见面”完美解决了异地工作、疫情管控、行动不便等无法现场办理的问题,同时也为城市节能减排做贡献。上线以后,衢州公积金中心一直积极探索如何充分发挥贷款“不见面”价值,如何将节约下来的行车路程或纸张予以量化并“反哺”办事群众,通过市人民银行推进个人碳账户体系建设这一契机,积极主动与人行对接,融入到“碳账户、碳金融”工作的大局工作中。 对照标准,科学精准计算碳排放。衢州公积金中心认真学习《银行个人碳账户管理规范》团体标准,以拓宽碳账户计算数据来源为切入口,以绿色出行节约碳排放量折算贷款“不见面”的个人绿色低碳行为,将贷款“不见面”接入到个人碳账户体系中。根据绿色出行节约碳排放量的计算公式:绿色出行节约碳排放量=(原出行方式每公里碳排放量-现出行方式每公里碳排放量)×公里数,按照驾驶低油耗小轿车每公里160g二氧化碳排放量标准,以原来办理一笔贷款平均需要驾车5公里计算,现每办理1笔“不见面”贷款可以节约碳排放约(160-0)×5=800g,截至4月19日累计节约碳排放约1.5吨。 安全规范,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在将公积金贷款数据推送到人行的过程中,依照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衢州公积金中心与市大数据局对接,按规范方式开展碳账户数据入库,将贷款“不见面”办理数据统一归集到市大数据局个人碳账户前端数据,并在数据的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对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人行在取数时再进行解密,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 衢州公积金贷款“不见面”融入碳账户体系,是全国公积金行业助力碳金融、碳达峰的一个突破性举措,进一步提高个人碳账户的计算精度,提高群众对贷款“不见面”场景的认同。群众在便捷办理的同时,还能享受到个人碳账户余额增加的额外红利,增强了获得感,驱动更多人以“不见面”方式办理贷款,形成良性循环,促进衢州市碳排放逐步减少。目前,衢州公积金中心从“最多跑一次”,到“零跑腿”,已进入“数据智能跑、实现主动办”的新阶段。(衢州市住房公积金中心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