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南湖区创新打造南湖景区“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样板提升区域管理精细化水平成效明显 |
||||
|
||||
嘉兴市南湖区在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过程中,坚持系统观念、问题导向、集成改革,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将改革触角向公园、景区等“微单元”延伸。该区以《嘉兴市南湖保护条例》为依托,成立36人的南湖景区女子中队作为南湖保护专职执法队伍,探索“一个区域、一部条例、一支队伍”的南湖景区“一支队伍管执法”新模式。截至目前,共办理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400余起,教育劝导游泳、垂钓、洗涤物品等6500余起,南湖不文明行为发生率下降90%,景区环境和市容秩序得到明显提升。南湖景区女子中队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浙江省巾帼文明岗、浙江省青年文明号等荣誉。 高效整合集成,提升综合执法效能 一是“一张清单”管执法。南湖景区女子中队统一行使《嘉兴市南湖保护条例》和省、市综合执法目录的事项,共计25个领域共1600余项行政处罚权以及与之相关的行政检查等执法职能,包括投诉举报的受理和行政处罚案件的立案、调查、处罚等。通过编制事项目录清单,确定各部门在南湖管理上的职责权限和执法边界,通过清单确定工作职责,统一执法的标准,有效保障了中队在日常巡查中对于南湖区域内的违法行为执法的精准、高效、规范、公正。 二是“一套机制”促协同。坚持以效率为导向,将辖区内政企力量有效整合,打造“综合执法+联合执法”模式。全市率先实现与公安派出所深度联勤,主动探索“驻队警察”模式,借助公安力量提升执法过程中突发状况的处置效率。与南湖景区运营企业建立双向互通机制,企业现场管理人员为执法部门提供违法线索,执法部门为企业提供执法保障。截至目前,与南湖景区政企联动查处违法案件100余起,达到总案件数量的30%。 三是“一张网格”全覆盖。运用“网格化”思维将南湖景区划分为五个网格,每个网格由一名党员干部担任网格长,配备执法辅助人员、志愿者、社区干部若干作为网格员,以“责任田”倒逼管理实效。针对《条例》中禁止行为发生时间平时较为分散、假期相对集中的特点,在嘉兴市率先采用24小时值班制度,并确保周末和节假日执法力量不减配。同时不断优化勤务模式,配备执法快艇1艘、无人机1台、5G执法记录仪5个等执法装备,通过搭建5G+5I地空协作指挥体系实现三栖覆盖管控,巡查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一倍。 多维数字赋能,创新智慧执法实践 一是畅通网上规范办案“全流程”。引入“数字法治”理念,依托网上办案平台,将标准化办案流程融入网上办案的每一个环节,精确掌握每一个一般程序行政案件的办案进度,实现执法案件审核审批“零次跑”。对每个结案案件进行评价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整改意见,有效提高执法人员的办案水平。通过在南湖湖面及周边区域布置数字监控点位,依托热成像等技术,形成对违法行为的“线上报警—线下查处”5分钟快速响应机制。截至目前,一般程序行政执法案件实现网上办案率100%。 二是实现高频监管事项“一次查”。聚焦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高频高危领域,梳理形成“一件事”。根据“一件事”场景,通过对照浙江省权力事项库,形成数字监管表单,并与区基层治理平台、“互联网+监管”平台的融合贯通,全方位归集12345、网格排查、信访投诉、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数据。开展检查时可自动生成计划任务表单,实现监管人员和监管对象双向可视化操作。如在南湖湖滨区域改造提升过程中,对建设施工方建立信用评价制度,实行分级精准监管。截至目前,已对南湖保护区内工地、酒店、企事业单位开展“综合查一次”80余次,检查次数较传统执法减少80%。 三是搭建全域精准治理“智囊库”。依托智慧城管平台,落实每名执法队员上传每日勤务动态,实现痕迹化管理。在移动端可查询南湖景区内店招设置备案、广告信息、渣土车辆运输路线等信息。通过科学化数据分析,精准锁定城市高发问题,配合视频监控实时连线和大兵团作战机制,直击难点问题攻坚,特别是在节假日热门景点管控,大型活动保障上,发挥高效综合指挥调度作用。截至目前,已上报网上勤务信息5000余条,定位发现并解决各类市容问题8000余次。 注重刚柔并济,打造规范执法模板 一是强化规范执法法治保障。对《嘉兴市南湖保护条例》和综合执法、城市管理1600余项处罚事项制定自由裁量基准,对事项清单中的相关违法情节,明确了违法行为、法律规定、处罚依据和裁量标准,为执法人员提供了统一尺度,实现自由裁量基准细化率达到100%。落实行政处罚案件中队初审、局法制科复审、局法制分管领导终审的审核制度,确保无一起执法案件被行政复议纠错和行政诉讼败诉,第三方评估调查满意率达100%。 二是推动柔性执法南湖实践。推行“教科书式”执法、“说理式”执法,准确把握社会心态和群众情绪,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制定“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事项清单”,对情节轻微的高频事项实施轻微违法告知承诺制,通过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柔性方式,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截至目前,对游泳、垂钓等轻微违法行为开展教育劝导6500余次,实现法治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三是营造暖心执法良好氛围。南湖景区女子中队不断优化自身形象,以“柔性执法+暖心服务”成为南湖景区特色代言人。创新“红色宣讲团”“红船小萌管”等执法服务品牌,成为宣传和保护南湖的重要力量。开设“红色代跑”服务,在景区提供信用修复、自产自销点办证等上门服务。截至目前,共开展红船小萌管活动22期,举办红色宣讲72期,受教人数超过万人,上门服务70余次,办理业务100余笔。(嘉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