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美丽城镇建设厚积薄发全面发力


发布时间: 2022-07-01 11:04 信息来源: 省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美丽城镇建设办公室 浏览次数:

自美丽城镇创建工作启动以来,诸暨市紧紧围绕“五美”要求,全面放大美丽城镇建设效应,通过政府有意识的整合规划和引导提升,让城镇既有美好生活,更有富裕产业,建设后续效应持续喷发,产镇融合新活力不断得到释放,美丽城镇建设这支如椽巨笔正在暨阳大地上谱写出诸暨美丽新篇章。

一、变美丽环境为美丽经济,城镇深挖产业特色

研判现状、提前谋划,找准定位,诸暨市在推进美丽城镇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乡镇自身优势,将美丽环境转换为增速美丽经济的核心因素。

枫桥镇通过对古镇进行高标准建设,引入业态,挖掘传承乡贤文化,使这里留得住乡愁,看得见发展,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经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城镇建设一轮又一轮提档升级,修旧如旧的枫桥古街处处皆是风景。从车水马龙的喧闹城市来到这里,如同乘坐时光机穿越而过。古街就像一个时代万花筒,看得见祖父辈的生活场景,也摸得着年轻多元化的潮流与时尚。去年年底,枫桥镇被认定为美丽城镇省级样板镇,而打造一条特色街区正是枫桥美丽城镇创建的一大亮点。如今,总投资6.76亿元的枫桥古镇改造已经完成,粉墙黛瓦、深巷老宅、青石板,0.8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块已经焕然一新。保护和利用并重、文化和旅游并进,已成为未来古街发展的风向标。

东和乡挖掘‘人文+生态’优势,发挥‘春风十里、尧舜养心谷’等重大项目辐射带动作用,加快美丽乡村资源向美丽经济效益转变,全面展现共同富裕的乡村场景。自从环境配套全面提升后,穷乡僻壤的小山村也成香饽饽了。如今的东和“春风十里小镇”一跃成为旅游的新地标和“网红”打卡新目的地。今年尽管受疫情影响,“春风十里小镇”的境见·和客栈依然出现了一房难求的局面。

二、营造一村一品、组建强村公司,产业发展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美丽城镇建设带来不仅是面貌的变化,更有镇村干部思维方式的转变,诸暨市营造一村一品优势,通过组建强村公司方式,进一步发展壮大产业,让产业“无中生有,有中更优”。

五泄镇以组建强村公司为抓手,进一步优化提升5个共富试点村38处闲置资源,统一实施流转租赁和参与经营,力争5个共富试点村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增幅均在20%以上。目前,各村已组建村级强村公司,由各村入股的镇级强村公司于5月底完成组建,5个村社也都有了自己的共富项目。十四都村藏绿老街引进西施小点手工美食作坊和直播基地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将于6月底投入运营,预计年销售西施团圆饼等诸暨传统美食500万只,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该项目是五泄镇引进的乡贤回归项目。经过洽谈,十四都村强村公司计划入股30%,预计每年可分红100万元以上,并解决30—50位村民的就业问题,就业村民人均年收入7万元以上。同时,结合五泄全域旅游,将推出手工食品制作体验、研学游、伴手礼系列等活动,带动周边农产品的开发和销售。

山下湖镇“珍珠第一村”新长乐村以集体全资入股的方式,成立珍珠直播电商公司,开启了乡村公司化运作新模式。聘请了专业电商团队和乡村运营团队,对村里的珍珠电商产业进行统一规划运营,并培训孵化一批能自主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农村电商人才队伍,打造具有高辨识度、有增收能力的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地,打造“互联网-生态珍珠-乡村旅游”的新产业链。

三、数字赋能、协同共治,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安居乐业,打造“有温度”的城市,这是每个人所向往的。诸暨市不断擦亮“枫桥经验”这块金字招牌,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全力构建全域治理新格局。今年启动了23个镇街社会治理中心的迭代升级,建立健全社会事件处置、应急指挥联动等规范化运行六大机制,同时不断向智慧化、精细化转型,打造集信访和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社会治理事件延时、社会风险分析研判、重大应急管理、执法监管协调指挥、基层社会治理业务指导于一体的基层治理平台,真正践行“枫桥经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核心思想。据了解,23个镇街社会治理中心迭代升级后,至目前累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8591件,受理率、处置率、回复率均达100%。

陶朱街道在美丽城镇建设过程中,着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街道派出所在去年城西产业城新设立了未来城联勤警务站后,今年又创新推出“云上警务站”的模式,提升信息调度力。每个网格成立一个微信联络群,同时与110警情平台、四个平台、智慧城管平台、枫桥民声、12345、陶朱民情等平台相关联。指挥调度岗通过值守这些平台,梳理前端的风险隐患、矛盾纠纷和需要联合处置的警情,将信息推送到“云上警务站”第一时间指挥调度相关力量进行处置。未来城联勤警务站在“云上警务站”的基础上推行警种联动、部门联勤、社会联体“三联模式”,落实“7+X”力量入驻,通过落实“滴滴式”处警、反家暴联动处置机制等措施,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诸暨市美丽城镇办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