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产镇融合绘就宜居宜业新图景


发布时间: 2022-07-01 11:05 信息来源: 省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美丽城镇建设办公室 浏览次数:

美丽城镇建设以来,台州市明确“全面启动,分步推进,样板引路,高质量美丽”的基本原则,上下合力,部门联动,高质量推进美丽城镇建设工作,全力打造产镇融合、宜居宜业的新型美丽城镇。2022年,台州22个城镇争创省样板、37个城镇创建基本达标、11个样板城镇复查复评、4个集群化建设列入优秀案例创建,拟再推进6个以上集群化建设优秀案例创建。

一、以产为基,激发城镇发展新活力

产业是城镇发展的关键,台州市充分依托深厚的产业基底,把城镇建设建立在坚实的实体经济基础之上,并通过强链、补链等环节构建全产业链发展优势,打造美丽城镇产业新高地。如玉环市楚门镇坚持产镇融合,以玉环时尚家居小镇创建为平台,着重打好‘园区重塑、模式重构、优势重组’组合拳,建成投用小镇客厅、家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功能配套,为建设“四个玉环”贡献力量。模塑产业是台州七大千亿产业之一,黄岩区新前街道充分发挥智能模具小镇平台作用,引进优质项目和中小型配套企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目前,小镇拥有1家国家级模塑企业研究院,模塑企业研发人员超过1200人。仙居县围绕经济开发区扩容提能,大力推动永安溪以南、朱溪港以西的新工业园开发,建成高投入、高技术的先进制造业特色园区。围绕金台铁路货运站场,高标准培育做大做强上官、五丰等若干个商贸物流园,成为县级物流集散中心。截至目前,该县已形成镇西新园区、镇东小微园区、镇北永安园区、镇中创新园区、现代园区、综合物流园六大特色产业园,以下各镇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形成联动效应。

二、文旅融合,为宜居城镇建设添底蕴

历史文化是美丽城镇建设的灵魂,台州市充分挖掘、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通过文旅融合不断为城镇发展赋能。如温岭市石塘镇以美丽城镇创建助推省4A级景区镇和曙光金沙湾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盘活农村闲置房屋资源及旅游资源,打造长三角地区高端海派石屋民宿群、中国海洋民宿产业示范带。天台县石梁镇充分发挥诗路文化的特色优势,做好唐诗之路文章,连续举办13届天台山避暑节,形成招牌节庆品牌,策划“唐诗溯源”“研学采风”等系列精品路线,推出“唐诗+避暑+研学+康养”等旅游产品。三门县亭旁镇是“浙江红旗第一飘”的革命老区,有着优质的红色资源,该镇实施“红色+”经济发展模式,提出“红绿蓝古”四色协调发展理念,多元化推进共同富裕。以教育基地为核心,深挖亭旁历史文化特色,融入亭旁起义总指挥部旧址、1928红色商业街区等遗址和场馆建设,实现集文化、红色纪念、革命教育为一体的红色旅游集散中心。

三、品质升级,构筑美好城镇生活场景

台州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城镇的发展质量,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努力创建城镇为人民的幸福样本。路桥区横街镇以横街里商贸综合体为核心,初步形成5分钟邻里生活圈、15分钟中心生活圈、30分钟镇村生活圈的格局。此外,该镇积极探索多场景、多业务协同应用,建成城镇会客厅智慧城镇管理平台,推行“1+4”平台模式,提升了城镇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管理水平。临海市永丰镇提档升级城镇品质,建成宏大聚贤府房地产项目,加速推动尚贤村坑头自然村浙派新民居示范建设,城镇能级进一步提升,积极完善商贸设施,优化带动服务功能,集镇商圈初具雏形。椒江区串联洪家、下陈两个街道,打造“商贸核心区+洪家场浦+传统村落+鲜花港”的椒江南部都市美丽城镇带。其中,洪家街道作为椒江区产镇融合的主战场、商贸业发展主阵地,已基本形成了以家装市场为龙头,以农批市场为亮点,以汽车贸易、钢材五金等专业市场为特色的综合市场体系。(台州市美丽城镇办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