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激发“三力”促营商环境提升 |
||||
|
||||
今年以来,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持续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坚守便民初心,践行服务使命,不断激发“三力”(创造力、内驱力、行动力),促进审批服务提升精进,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稳进提质。今年以来,全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办理政务服务共计6024件,依申请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100%,即办率达98.5%。其中,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台州湾新区分局、玉环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等单位获台州市2021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先进集体。 激发改革创新“创造力”,实现群众办事少跑腿 一是实现“跨区域通办”。本系统办件全部应用省统建系统,系统57个事项全部接入政务服务“一张网”,实现“一网通办”。在此基础上,线下审批窗口按照“异地受理、数据流转、属地审批、证照寄递”模式开展工作,实现多地业务横向互联、纵向贯通,切实减少群众办理手续和跑动次数,今年以来实现“跨区域通办”145件。 二是推进“就近办”。推进本系统“城镇污水排入管网许可证核发”等高频事项进驻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乡镇(街道)群众免去“进城办事”困扰,就近即可办理。目前全市70个乡镇(街道)可受理本系统事项,今年累计受理办件775件。推进本系统事项通过“办事服务综合自助机”可办,充分发挥综合自助终端基层就近办、24小时自助办的集成优势,目前本系统燃气相关事项可通过自助机办理。 三是推行“街长代办”。全市60个和合街区内实行“城市建筑物、设施上张挂、张贴宣传品审批”“城镇污水排入管网许可证核发”等4项高频事项街长上门代办。群众通过微信或电话联系街长,街长上门指导群众通过“浙里办”APP手机申报,对于手机操作不方便的群众,可代收纸质材料,“面对面”解决群众办事疑难。今年累计代办1188件,实现群众“少跑路”、服务“代脚步”。 激发精进服务“内驱力”,提升群众办事满意度 一是推行办事无休日制度。持续开展“无休日”值班服务,实现审批服务事项查询、办理向法定工作时间外延伸,以玉环市综合行政执法窗口为例,今年以来“无休日”累计为120余名群众办结各类审批208件,实现审批“不打烊”, 该窗口曾获评浙江省“巾帼文明岗”。 二是积极引导线上办。疫情防控形势下,通过微信群、上门服务等形式引导群众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浙里办”APP等渠道“云端”申报,同时制作并发布高频事项的操作指导视频,开通线上、电话咨询服务,帮助群众实现线上轻松申报。 三是实行告知承诺制。巩固“无证明城市”创建成果,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系统5项证明材料可以承诺书代替,今年以来累计承诺替代证明材料2483件。落实“证照分离”改革要求,“从事城市生活垃圾(含粪便)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理服务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申请人承诺已经具备许可条件的,经形式审查后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激发助企利企“行动力”,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简化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条件。在满足行业监管需求的情况下,进一步简化源头、中端、末端各环节的所需申请材料,简化渣土车队、船舶运输公司的市场准入机制和管理要求,同时明确建筑工地跨区处置建筑垃圾的审批条件和工地泥浆就地脱水固化的行业标准,为企业申请各项核准提供便利,减轻企业负担。 二是持续推行用外线施工承诺制。针对用水用电用气报装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占掘路、占绿审批,以承诺制代替传统审批,借助线上专办群,实现企业所需办事材料由4件缩减至仅需上传1份承诺书,即报即办,助力企业实现“足不出户当日办结”,提升企业办事效率。今年以来累计承诺登记203件。 三是实施市场主体用水用气“欠费不停供”政策。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行用水用气欠费不停供政策,设立6个月费用缓缴期,缓缴期间免收欠费滞纳金,执行期限自2022年5月1日至12月31日。目前已享受“欠费不停供”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计6505家,缓缴欠费金额4590.45万元,减免欠费违约金53.28万元。指导城市供水企业对经当地民政部门认定的特困人群及低保对象的家庭用水费用予以适当减免,今年以来共减免20145户,累计金额352537元。(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