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新闻

玉环市楚门镇做优产城融合 抓实共惠共享


发布时间: 2022-08-01 15:19 信息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

为认真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整体大美 浙江气质”“城乡融合 共富共美”的总体部署,玉环市楚门镇紧扣台州“三高三新”现代化建设目标,聚焦聚力玉环“三竞三争·五年冲高”共富擂台,以奋楫争先之志强产业、提能级,以竞逐奔跑之姿抓改革、促共富,推动“千年古镇”焕发新活力、“梦里水乡”展露新颜值,奋力打造新时代美丽城镇升级版。今年一季度,楚门镇规上工业产值增长27%,固定资产增长101%,限上批发、零售分别增长203%和54%。

突出“优存量+拓增量”,以产业强带动城镇强

特色小镇特色在产业、支撑在产业,致胜未来更在产业。自觉把落实“千亩百亿·双五行动”作为产业转型的“牛鼻子”,下定决心打好“园区重塑、模式重构、优势重组”组合拳,激发工业强镇产业蝶变新动能。一是大力度推进园区能级重塑。抢抓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契机,举全镇之力推进楚门科技工业园区“五化一提升”改造,累计新增工业用地119亩,改造低效用地212亩、整治低散乱企业97家、引导企业技改提升86家,园区加速朝着百亿能级迈进。二是大格局推进产业模式重构。在去年完成83亿元产出的基础上,深化时尚家居小镇2.0建设,以打造台州首幢外贸经济大楼“20亿元楼宇”为引领,探索打造楼宇经济品牌,现已入驻企业20家。三是大手笔推进发展优势重组。为夯实产业提升项目和智力支撑,全面打响招大引强大会战,重点围绕水暖阀门等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谋划2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6亿元以上项目4个;高标打好招才引智主动战,发挥人才梦工场国家级“众创空间”虹吸效应,成功孵化小微企业55家、申报“启明计划”人才3名。

突出“大攻坚+绣花功”,以风貌美彰显城镇美

聚焦高质量建设“五大攻坚”行动,全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改善城乡风貌,加速文旅融合,擦亮都市节点型美丽城镇金名片。一是推进有机更新。紧抓城市有机更新契机,在短短一周内完成胡新区块242亩、94户改造意愿签约,5月份启动拆迁。有序推进三桥区块、飞龙家具区块等存量地块收储和出让,谋划未来社区建设,推动城市能级和品质双提升。二是推进城乡风貌蝶变。秉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理念,打通科园路、直塘路等断头路,推进全域污水零直排建设,推动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实施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以十大美丽载体为抓手,有机贯通美丽城镇、美丽乡村,打造省级县域风貌样板区。三是推进文化振兴。坚持拆改留相结合,实施旧城改造与文化传承双轮驱动,修缮古建筑、植入新业态,持续完善3176文创园功能,启动文艺家客栈建设,开展乡贤文化润富结对工程,推进文化服务、文化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突出“特色化+多元化”,以村社富确保城镇富

坚持改革创新破题,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擦亮共同富裕底色。一是深化模式创新激活力。以农村集体经济制度改革为契机,创新推行“142”模式,通过村党组织班子主导,村集体、村民、乡贤基金、社会资本协同参与,提高贫困户、技术型人才的持股比例,成立“共富工坊”,帮助村级走出一条“借鸡生蛋”的共富路。以蒲田村为例,通过“142”模式建设小微企业园,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500万元。二是推进“三社”联动惠民生。深化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完善公共服务社会购买机制,整合社会力量,引导天宜社会工作服务社等社会组织,通过“社工+义工”“社工+社团”“社工+社区”等方式,为群众提供深层次、多样化的普惠和专项服务,将触角延伸到群众需要的每个角落,累计服务人次超过50万,相关经验在央视《新闻调查》作专题报道。三是完善“四级”塔群强治理。着力优化基层治理“末梢神经”,聚焦做深做实网格塔群这个重点和关键,跳出传统以户籍地管理为主的“镇-村-组-户”固定模式,推行就近就便就熟的“熟人化”四级塔群架构,跟进绘制全域数字化网格地图,提高疫情防控“四扫敲门”等重点任务的响应速度和落实效率,全力打通上情下传、下情上报的最后一纳米。(玉环市风貌办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