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高桥街道依托绿色园区厚植 美丽城镇共同富裕生态底色


发布时间: 2022-08-25 09:30 信息来源: 省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美丽城镇建设办公室 浏览次数:

近年来,桐乡市高桥街道坚持资源节约和循环发展化路径,以着力打造绿色低碳工业园区为抓手,持续推动经济发展绿色转型,为推进美丽城镇共同富裕厚植生态底色。该街道先后获评浙江省环境竞争力十强开发区、生态化建设与改造示范园区、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示范美丽园区等称号,2021年上榜浙江省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名单,系嘉兴唯一入选园区。

一、“智+高+集”,产业规划发展绿色化。

在产业规划和发展中坚守“绿色化”底线,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一是产业导向“智”。牢牢把握世界互联网大会重大机遇,紧密对接“互联网+”,加快发展以先进制造为核心的实体经济,积极打造数字经济、高端装备智造、前沿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加速形成“经开智造”的体量和制高点,不断提升工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如该街道已成功打造出一条相对完善的从新能源整车制造到汽车零部件,再到后端市场服务的汽车汽配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目前已落户项目总投资超150亿元,年产值超280亿元,预计2025年产值达到400亿元。

二是科技支撑“高”。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强力推进科技协同创新,为加速产业提质升级、“绿色崛起”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街道内已建立院士工作站7家,博士后工作站8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众创空间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0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41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4家。2021年,规上工业R&D经费支出10.62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61.3亿元,高新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86.6%。获评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三是平台效应“集”。不断完善“四园六中心”产业平台布局,大植企业之树、广造产业之林,培育主导产业集群,提高科技成果的扩散性和渗透性。实施“集团化、基地化、链条化”产业发展策略,加快培育巨石、华友、桐昆、宇视、合众等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优强大企业集团,通过龙头企业支撑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如华友钴业带动发展的锂电新能源材料产业,投资近300亿元、与多个世界500强企业合作的系列项目已陆续落地。

二、“规+专+数”,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化。

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谋划推进基础建设,着力构建环境优美宜业、设施低碳共生、治理高效智慧的绿色园区。

一是设施标准规范化。编制绿色发展规划,以及绿色园区管理手册、能源利用绿色化标准、产业绿色化标准、生态环境绿色化标准、资源利用与基础设施绿色化指标体系及评价指标体系等系列标准体系文件,为绿色园区创建工作提供规划引领和制度保障。制定工业园区有机更新实施方案,通过直接收回、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等多种方式,推动企业腾笼换鸟,加快盘活存量。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加大绿化建设投资力度。

二是“三废”治理专业化。建设固废处置设施、改扩建污水处理厂等各类专业处置设施,强化专业化监督检查,提高园区废气、废水、废渣等“三废”的集中治理水平。全面开展涉VOCs“散乱污”企业清理整顿,废气治理采用干法和湿法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处理燃烧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拥有两家污水处理厂,实现废水日处理规模25万m3,尾水排放标准一级A;景顺环保污泥及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成投产,日处理量达1000吨污泥+300吨工业固废;实现蒸汽、污水、天然气三类管网全覆盖。

三是运行管理数字化。建设数字园区,搭建综合性绿色化改造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企业自主上报,工作人员加强重点区域周边现场巡查,并结合无人机、空气微站等数字设备手段,将数据收集汇总至数字园区平台,实现对园区企业包括能源、环保在内的全面情况的智慧监测、分析和管理。与此同时,引进专门化的数字环保管家系统,从规上到规下全面建立了工业企业的一企一档,收集并整理包括企业环评、排污许可证、固废处置、应急预案、台账记录、监测报告等方面的材料,初步建立起园区企业环保档案库。

三、“控+挖+扩”,能源资源利用绿色化。

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推进园区能源系统整体优化,实施园区节能降碳增效工程,鼓励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

一是“控”传统能源消耗。严格实施能源“双控”制度,建立用能预算化管理机制,优先保障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和绩效评价A类等企业用能需求,限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低产出等企业用能,关停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实施节能技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021年,区街腾退低效用地711亩,淘汰落后产能设备800余台,完成低小散企业整治204家。巨石年产12万吨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节能技改项目、年产36万吨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冷修技改项目投产,通过生产线节能也大大降低园区能源消耗量。

二是“挖”资源循环节约利用潜能。建立巨石、桐昆、华友等龙头企业带动、主导产业联动的循环经济健康发展模式,构建玻纤、化纤、锂电新材料三大循环产业链;结合中水回收、余热回收、废弃物资源化等项目,构建园区物料循环、废水循环、余热利用等循环体系,挖掘各类能源资源节约潜能。同时,依据“产业集群、空间集聚、用地集约”原则,通过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土地产出率,实现土地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2020年、2021年,区街连续在“浙江省分领域分行业亩均效益领跑者”名单中排名东北片区第一。

三是“扩”绿色能源采用。大力发展光伏等各类可再生能源,实现燃煤锅炉清洁化替代、集中供压缩空气节能改造,优化用能结构。累计并网129个光伏发电项目,2021年光伏发电量为1.21亿kWh,占比18%以上;引进泰爱斯环保热电联产项目,将彻底替代原园区内分散的115燃煤小锅炉,目前已实现替代56台,蒸吨数308吨/小时;建设泰爱斯环保气热联供项目,通过管网集中供压缩空气替代原有25家重点企业分散小空压机,全年可节电1.1亿kWh,腾出用能量3.15万吨,目前首批9家已实现集中供压缩空气。大力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倡导绿色交通,目前园区内开通8条公交线路,公交车75辆,其中新能源车60辆。(桐乡市美丽城镇办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