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县芳村镇:谋共富三聚 拓运营路径


发布时间: 2022-08-29 15:56 信息来源: 省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美丽城镇建设办公室 浏览次数:

芳村镇结合美丽城镇创建和未来乡村建设契机,以壮大油茶产业、发展“五农五化”、聚力民生小事为抓手,拓宽乡村运营路径,带动村民致富,为县域美丽城镇建设提供了新样本,为助力共同富裕贡献了新力量。

一、以油茶产业为突破,聚焦“强链补链”,打造最具获得感村庄。村庄紧扣本土油茶优势产业,提出“政府搭台+集体入股+资本运营+村民分红”的共赢模式,探索谋划了一条“一产种植、二产古榨、三产研学、四产网销”的油茶共富路。

一是做好“油茶+文化”的文章。通过对农户茶籽“统一收购、统一制作、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给予农户兜底式保障,引进网销团队进行产品包装和销售,进行宋韵古榨的文化植入。同时,计划引导企业投入资金开发油茶主体餐厅、油茶保健品、油茶日用化工品等衍生产品,延长产业链。

二是做好“油茶+旅游”的文章。以水上郊野为主题,以透明心舟、攀岩拓展、汽车影院、轻奢露营、户外泳池、田园研学为内容,打造独具湿度气息的“田野+水上+影院”三维一体的网红休闲打卡处。计划吸纳研学农师10名,开放共富摊位20个,发展农家客栈10家,预计助农增收100万元。

三是做好“油茶+共富”的文章。芳油中心代加工的茶油每斤可提高售价5元,年加工量3万余斤,为群众增收15余万元。芳油中心投资70余万元建成小芳锦鲤田,支付村集体年租金6万,每年递增10%。芳油中心与村集体各投资150万元建设油茶特色文化餐厅(芳厨),芳油中心负责经营,村集体年分红25万元。

二、以系统重塑为核心,发展“五农五化”,建设最具满意感村庄。

一是优势产业升级,推动农业品牌化。聚焦油茶及蓝莓产业,计划在设立“网销中心”,架起产品购销一站式的“线上+线下”直通平台,真正把绿色好产品转化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好品牌。

二是做活土地文章,实现农资资产化。继续培育支持好旺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农业龙头、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采用“流转+租赁”的承包模式,从农户手中流转闲置山地,由公司进行统一种植,实现村民土地资产化。

三是成立强村公司,形成农村经营化。依托党建联盟,鼓励主体和强村公司通过联合、抱团等方式做大做强,实现“资源共用、项目共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预计今年营业收入可达80余万元。

四是加快文旅融合,打造农区景区化。计划以独具宋韵古风的芳村老街、国家油茶公园为文旅引爆点,借助芳厨美食中心、芳宿乡野客栈、芳菲渡露营基地、小芳锦鲤田等芳字系网红打卡地,实现乡村市场化、持续化运营的美好愿景。

五是生态研学体验,达到农民农师化。农户发挥种养殖所长,承接研学游客,带领游客田间地头开展油茶、稻谷、蔬菜、鱼蛙等农耕体验。研学收入按照企业和农户1:1进行分红,带动村民增收15余万元。

三、以民生小事为关键,突出“一老一小”,共创最具幸福感村庄。村庄计划以“一老一小”为主线,以“126”工作体系为指引,聚合一套智能化芳智云脑,聚焦老年和小孩两大群体,聚力托育、教育、健康、救助、养老、服务六条跑道,全面提升养老、教育等供给水平和服务能力。

一是突出“融”字,确保活动有阵地。推进“一老一小”服务阵地建设,建设有油茶研学中心、村民邻里中心、少儿活力营、老年健康馆、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一老一小”健身广场等,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15分钟教育共享圈”。

二是突出“好”字,做到服务有精度。计划依托芳智云脑平台建设,为特殊老年人配备健康手环,改建提升“一老一小”健身广场,真正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老有所养,医有所保。同时,继续大力推进优质教育进乡村活动,“点单+派单”“线上+线下”等形式,推出木艺课堂、木龙榨体验课堂、乡村美育课堂等。

三是突出“暖”字,使得体验有触感。充分借助最美领跑志愿服务队力量,针对“一老一小”开展“守望夕阳”“守护童心”“培土育苗”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推出志愿积分、教育积分、健康积分,以快乐打卡的形式,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保障,丰富“一老一小”精神生活。(常山县美丽城镇办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