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完成城乡自建房排查摸底工作 |
||||
|
||||
5月以来,温州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扎实的举措、最严格的标准迅速组织开展城乡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红线。截至7月31日,全市已完成全部自建房排查摸底,累计排查自建房2154674户(幢),其中经营性自建房289878户(幢);发现疑似危房2285户(幢),其中经营性自建房316户(幢);鉴定确认危房1419户(幢),其中经营性自建房危房140户(幢)均已落实相应管控措施。按照“边排查、边鉴定、边治理”的工作要求,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治理971户(幢)、治理率68.43%,其中经营性自建房危房111户(幢)、治理率79.29%。 一是巡查排查相结合,强化闭环管理。始终聚焦“网格”和“终端”,深入总结分析近年来房屋倒塌事故的原因,持续做好三层及以上预制多孔板结构、用于生产经营、加固解危、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等房屋的日常巡查和动态监测,对发现的房屋结构隐患第一时间进行研判和处置,并建立涵盖房屋地址、人员信息等在内的非危险房屋重点监管清单,确保重点房屋有监管有研判,防止风险隐患影响安全发展。如鹿城区通过机构改革,下放部分原房管所专业技术力量充实至各街镇,确保各街镇有能力对巡查发现的违规装修与加层等问题露头即打,积极探索研究简化举报流程和违规装修处罚权限下放,强化房屋日常安全监管。 二是落实整治补偿机制,完善扶危济困措施。全市各地延续2016年以来“大拆大整”危旧房治理改造相关补助政策,并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更新。如鹿城区针对城乡危房修缮最高给予100元/㎡的补助,城镇多层多业主危房拆建最高给予300元/平方米的补助;龙湾区制定《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及环卫行业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实施细则(暂行)》制度,明确拥有的唯一住房被鉴定为危房自腾空管控之日起凭鉴定报告可申请公租房住房;乐清市给腾空危房住户就近提供旅馆用于过渡居住,并根据2017年的危旧房租房补助政策,给予每户500元/月的租房补贴;洞头区重启《洞头区国有土地上危旧住宅房屋改造货币化安置实施办法(试行)》和《关于进一步加大国有土地上危旧住宅房屋改造货币化安置试点工作力度的意见》,落实危房人员腾空和解危资金补助。 三是强化数字赋能,提升数据效率。坚持依托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完善重点监管清单,实行预警研判、风险评估、风险处置、动态监测四项机制,强化数字赋能,坚决从源头遏制危房产生。如乐清市大力推进农房“浙建事”承接贯通运行工作,谋划建设“乐安居”场景应用,有效解决农房建设领域存在的“建房管理难”“危房管控难”等痛点难点问题;龙湾区按照“全覆盖、常态化、网格化”管理要求,充分整合省城镇房屋安全信息系统、“三改一拆”信息系统和区房屋管控系统等数字化平台的基础信息,统筹推进隐患排查和问题整改,形成了房屋安全隐患从发现到销号的闭环管理。 四是创新“三色”预警,科学分类管理。结合温州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益。全市各地普遍建立专人排查、专人监管、专人负责的责任机制,落实专职研判员、片区安全员、社区网格员的“三员”管理机制,创新房屋安全红、黄、蓝“三色”预警管理制度,落实分类排查、分类管控、分类治理的具体举措,逐级建立动态更新的危房治理清单。同时根据房屋结构安全的危险性分级、分类提出“一房一策”治理改造方案,完成一处、销号一处,坚决做到“措施到位、整改彻底”。 五是坚持分类处置,加强房屋装修监管。注重从源头杜绝人为因素的危房产生,重点关注三层及以上多孔板砖混结构房屋装饰装修行为。在全市三层及以上预制多孔板砖混结构城镇房屋醒目位置悬挂房屋装修“五不准”警示牌和违规装修举报告示牌,建立健全违规违法装修举报渠道,接受社会监督。如鹿城区以此次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为契机,结合城市有机更新,以房屋结构质量差、消防安全隐患大、环境卫生条件差、乱搭违建现象多的片区和村居为重点,按照整村拆迁、片区更新、危房治理、局部征迁等四种处置方式,谋划制定新一轮拆改三年行动计划,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消除全区城乡房屋的安全隐患。 下步,温州市将进一步查漏补缺,做到排查全覆盖、无盲区,数据信息全面、真实、准确,同时对排查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经营性或人员集聚自建房,严格按照“四个措施”(设置警示标识、停水、停电和封堵门撑)落实腾空防控,力争8月底完成四类重点危房整治,9月底完成全部自建房危房整治。(温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