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极镇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 奏响未来海岛共富奋进曲 |
||||
|
||||
东极镇获评美丽城镇省级样板以来,围绕进一步提升“五美”“十个一”和海岛共同富裕新愿景,特别是认真落实省委书记袁家军今年4月在东极调研时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整体谋划,汇集发展要素,加大投入补短板,完善功能提品质,扎实推进环境、秩序、风貌方面长效管控,实施“一岛一策、一岛一品”策略,城镇面貌有新改观,项目招引有新成果,渔业、旅游、民宿业持续发展,庙子湖岛夜经济活跃,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未来海岛”建设全面启动。 一是坚持补齐短板,提升基础设施,以景融居环境美。 围绕海岛设施及环境短板,安排财政预算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开展“治脏、治乱、治差”行动,统筹规划电力及各通信线路管线落地整治,深入实施垃圾处理、污水整治、农厕改造“三大革命”,推进农村饮用水提质升级工程,搭建“美丽庭院、美丽村口”等美丽载体,海岛环境得到明显优化。 二是坚持务实为民,优化公共服务,以品筑城生活美。 依托特色石屋、旅游服务中心、渔俗博物馆、渔民画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形成可游、可学、可研的深度体验。以东极卫生院为依托,对部分人口少、岁数大的住人岛引入健康小屋,并建立客运船运送急救病人的紧急救援机制,海岛医疗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三是坚持协同发展,集聚经济动能,以业兴城产业美。 创新组建“民宿联盟”,做精做大做强东极民宿品牌。出台《东极镇民宿经营管理办法》《东极镇环境卫生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全面提升民宿管理、垃圾分类等规范化水平。规范海上观光秩序,带动专业捕捞渔民由生产性捕捞向休闲体验式捕捞发展。 四是坚持雅俗共赏,琢铸底蕴内涵,以文化人人文美。 挖掘市级非遗文化财伯公“青浜庙子湖,菩萨穿笼裤”传说内涵,以财伯公文化为IP核心,开发文创衍生品。举办舟山东海渔嫂文化节、里斯本丸文化节、“爱在东极.情满中秋”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活态传承“渔”文化,进一步激活海岛活力。 五是坚持数字赋能,推动服管升级,以合聚力治理美。 构建“海岛大脑+产业地图+未来乡村”建设格局,推进交通游览、公共服务、海洋治理等数字化应用,面向游客和旅游从业者打造“云游东极”等应用场景,实现岛域数据“全面共享、互联互通”,为民服务“上下联动、实时高效”。(普陀区美丽城镇办供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