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县方山乡:踏农遗之风 走稻鱼之路 |
||||
|
||||
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地处青田县南部,因华侨而兴旺,因稻鱼而闻名。2005年,龙现村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稻鱼共生系统的核心保护区。近年来,该村紧紧依托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推动农遗文化传承与乡村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打造遗产保护和农民增收“两驾马车”齐头并进的“稻鱼龙现”特色样板,使古老的稻鱼共生系统在未来乡村的壮阔蓝图中释放新活力。龙现村因此获得了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100个特色村庄”、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等荣誉。 一是传承古法种养,融入现代科技,挖掘田鱼之村新内涵。龙现村与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在核心保护区实施稻鱼共生传统种养模式,开发稻鱼产业全景智图,实现核心区动态监测和管理。成立稻鱼共生红色产业联盟,助力农户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2021年帮助80余户农户增收200余万元。 二是凝聚侨资侨智,引进新兴业态,培育乡创之村新动能。该村扎实落实“双招双引”等政策,培育农遗传承人、乡创“领雁”团队,引回本地大学生担任村干部,建设好一批稻鱼共生示范基地、稻鱼主题精品民宿等。成立艺术工作室,开发文创产品。引入驻村抖音团队,通过数字化运营,以自媒体、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形式,丰富传播渠道,拓宽消费市场,持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三是厚植农遗文化,发展文旅产业,激发展馆之村新活力。龙现村持续盘活村内闲置房屋、文保建筑,统一规划,设计布置主题展馆14座,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龙现村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发展变迁。构建农遗龙现全景智图,通过VR实景漫游等功能,为游客提供智慧旅游服务。定期举办开犁节、丰收节等农事节庆活动,持续打响“稻鱼之恋”乡村文化品牌。 四是建设花园田园,种出特色风景,展示农遗之村新风采。建立“稻鱼-油菜”轮作机制,以梯田为“画布”,稻米、油菜等经济作物为“画笔”,巧借山地梯田错落有致的独特景观,打造“一年四季皆是景”的花园田园风光。同时,为进一步提升“稻鱼梯田景观”,龙现村聘请浙江农科院博士专家进驻,引进有色水稻品种,规划设计“主题LOGO”“美丽青田”“对鱼”等花园田园艺术板块,让花园田园即种出了“丰收”又种出了“风景”。 五是展现华侨文化,领会家国情怀,发扬华侨之村新风格。革命战争年代,青田华侨虽然身在异域,却时刻关注革命风云变幻,心系家国命运。“吴乾奎故居”是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建筑风格融贯中西,方山乡在保护好原有建筑的基础上,科学谋划布局结构,精心谋划展示内容,将文化与建筑相融合,让游客欣赏建筑风格的同时,也能领会到青田华侨的“侨心向党”和”家国情怀”。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方山乡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治理,确保稻鱼共生系统、田鱼种质资源得到全面保护,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不懈努力。(丽水市美丽城镇办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