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综合执法局“三力”促“三效”全面优化停车秩序管理 |
||||
|
||||
今年以来,嘉兴市综合执法局紧扣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要求,坚持“扩大增量、盘活存量、有位停车、有序停车”的工作理念,持续做好街面停车秩序管理,全力打造具有嘉兴特色和辨识度的停车管理模式。 设施建设有力,织密停车“一张网” 一是推进临时停车场建设。牵头市本级三区政府以及嘉城、嘉实集团等部门,组织开展中心城区地块排摸,掌握地块权属及待开发计划等信息。聚焦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集中区域,充分利用周边有限的地块资源,最大限度挖潜增效,协调推进待开发闲置地块的临时停车场建设,满足周边市民停车需求。今年以来,累计建设临时停车场8个,新增停车位1700余个。 二是推进停车泊位管理。构建嘉兴特色停车泊位施划标准体系,统一机动车、非机动车和共享电单车施划样式,明确黄白、蓝、橙等三类停车泊位标线。开展泊位设置评估,动态调整停车泊位布局,增设停车需求较大区域的点位,清理乱设私划、重复施划的点位,修复模糊不清、标线缺失的点位。今年以来,累计施划、修复各类标识标线近10万余米。 三是推进智慧停车系统建设。启动智慧停车系统建设,组织停车场排查,全面普查公共停车场(库)、专用停车场(库)、道路停车泊位三类停车设施资源。按照“应接尽接”原则,分批分节点推进停车场(库)数据归集联网工作。截至目前,已采集上报停车场1900个,接入停车管理系统704个。 共享停车发力,提升百姓“获得感” 一是试点临时停车场停车位错时共享。为回应百姓诉求,缓解一环以内停车难问题,协调建设街道、嘉城集团等单位,试点推进老城区临时停车场停车位错时共享,鼓励周边居民以低于市场价的方式在特定的夜间时段包月共享停车位,切实解决重点区域夜间停车难、停车乱的问题,首批6个临时停车场,430个停车位已陆续共享。 二是推进单位停车位共享。进一步整合停车资源,挖掘停车潜力,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向社会错时开放内部停车位,探索推进停车矛盾突出的重点区域周边企业、社区(小区)错时共享,着力实现停车资源供需双方的良性循环和双向共赢。今年工作开展以来,累计推动13家部门(单位)的19个停车场参与错时共享停车,对外错时提供停车位2400余个。 三是优化共享单车管理。对城市总容量进行评估,科学调整共享电单车城市份额总数;修订共享电单车管理考核标准;指导三家企业共同商议,引入第三方公司专门负责共享电单车秩序整理工作,协助运营企业调配车辆;指导三家企业上线“文明骑行,共创文明典范城市”语音锁提示音,并对全市电子点位进行高精度测绘和核验,进一步规范车辆定点停放。 秩序整治加力,助推文明“大提升” 一是抓实三类车整治。大范围推进车辆违停整治,加大机动车占压盲道、堵塞消防通道等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和消防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聚焦农贸市场、学校医院、窗口单位等重点区域,采取专人值守等方式,及时劝导纠正非机动车随意乱停行为。夯实共享电单车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运维人员及时清理点内乱停、点外满溢车辆。截至目前,累计查处机动车违法行为6万起,劝导非机动车乱停放1万起,处罚共享电单车企业56起。 二是推出严管路段。南湖区中心城区望湖路、凌公塘路、越秀南路等16条违停严管街,截至目前已采集违停2.09万余起,发送预警提醒短信5600余条;秀洲区针对停车矛盾突出、日常管理薄弱的19条路段,延长监管时间、加大巡检力度;经开区依托“警城联动”机制,加强对人行道机动车违停的巡查管控,对部分区域设置硬隔离,从源头上杜绝乱停车现象。 三是用好考核指挥棒。将车辆停放秩序纳入中心城区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定期组织专班人员对14个街道机动车违停、非机动车、共享单车乱停等开展常态化督查检查和评比通报,督促属地做好停车管理各项工作。制定出台共享单车考核办法,每月开展专项考评,定期会商共享单车管理问题,约谈共享单车企业,加强运维管理力量。今年以来,累计印发各类通报8期,约谈共享单车企业10余次。(嘉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