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念好美丽城镇“融”字经 |
||||
|
||||
近年来,杭州坚持念好城镇建设的“融”字经,通过美丽城镇建设加快形成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城乡关系,并依托区域特点和独特优势,坚持统筹谋划、一体推进,着力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均衡城乡公共服务,激活城乡各种要素双向流动。 一是融文化。在“五美”打造过程中,杭州坚持留住自然韵味,用好现代元素,体现传统魅力,着力把握“进”和“退”、“内”和“外”合力统筹的关系,构建和谐整体。使城镇在保留原有味道、内在肌理的基础上也不丧失现代化的公共服务功能。 同时,在全省倾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节点,杭州坚持把“整体大美 浙江气质”作为杭州美丽城镇建设的目标和轨道。以实现“自然、传统、现代、和谐”的“杭州意象”为共同目标,把美丽城镇建设作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的重要节点,以貌促风,以风统貌。 二是融创建。美丽城镇的创建杭州一直坚持看存量也要看增量,看肌肉也要看内在,看自身也要看友邻。城镇有大有小,经济有强有弱,“融”的思维是发展的关键。以“融”的思维做好三产融合、产镇融合、拆改融合、区域融合。大力实施医疗卫生、养老教育、公共交通等民生改善项目,推动产业配套、公共服务向乡镇延伸。找到乡镇之间分散与联动的平衡点。从美丽城镇集群到城乡风貌样板区,萧山楼塔、河上、戴村三镇是其中的典型案例。以此为契机,三镇掀开了携手共建共享、共美共富的新篇章。 三是融智慧。杭州以美丽城镇体验师活动和乡村建设研究院为载体,把“美镇经验”从“无形理念”向“有形载体”转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这要求我们不仅需要弄明白“为什么”的问题,而且还要掌握相应的方法论,弄清楚“具体干什么”“怎么能干好”,进而让乡村建设更好“动”起来。按照"5+2+X"模式,杭州新时代数智乡村建设研究院设立五大联盟、绿建中心、乡建智库、培训基地,共同推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提升杭州城乡人居环境提供重要支撑,为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贡献力量。(杭州市美丽城镇办供稿) |
||||
![]() ![]() |
||||